宋戰遠將風箱的圖紙折疊好放進了自己的懷裏,靜月沒說什麼。因為她知道,即便自己說了,也起不到任何作用。這裏的人,和現代人是不一樣的,他們的思想與曆史累積,注定在往前走的過程中要踏過很多人的屍體。
風箱事件很快就過去了,沒人再提起,廚房裏也沒有按上風箱,冷雨還是每天用吹管助火。
接下來的幾天,靜月軟磨硬泡終於被允許去莊外的田裏走走。
六叔告訴她,莊子不遠處的三十畝平地和翻過一座小山的山凹處的七十畝經過休整的地,都是宋家的。
“我們隻有這一百畝地嗎?”靜月問陪她一起出來的六叔宋戰明。
宋戰明想了一下說:“也不能說我們隻有這一百畝地,原來京城的地和莊子都被皇上收走了,那可都是幾千畝的良田,是你祖父、爹爹、叔叔們用命拚來的。粟州老家原也有幾百畝好田,可是你祖父爛好心,都分給了族裏生活困難的人。這一百畝地還是全叔他們幾個在小莊子裏的人,閑著無事,又沒有別的事情幹,就開荒玩了。”
原來是這樣,靜月又問:“那我們家落難,族裏的人就對我們不管不問嗎?還是說,他們也和別人一樣,認為我們家真的有罪,想要和我們劃清界限?”
“這倒沒有!”宋戰明看了一眼連綿不絕的千荒山,眼睛裏複雜地閃過一絲亮光,接著說,“我們在獄中的時候,族人也曾想法救我們出來,但是沒有那麼大的能力,最後隻好作罷。不過,他們湊錢將千荒山這好幾十座山頭都買了下來,送給我們。仔細想想,算下來,也是有好幾千畝地啊!”
靜月心內驚了一下,千荒山雖然叫千荒山,但是山勢高聳,林樹蒼蒼,山中飛瀑清溪數不勝數,至於山中野物猛禽更應該是不少。
古代人並不傻,這分明就是一座寶山,為何要送給戴罪之身的宋家呢?或許是族人念著舊情,讓祖父晚年不用這麼淒涼?
靜月發現莊子不遠處的三十畝地都種上了麥子,而翻過山的山凹處種上了十畝的白菘,十畝的蘿卜,五畝的韭菜和五畝的蔥,剩下的四十畝依然種上了麥子。
宋家人都不是正經的莊稼人,靜月發現這些菜和糧食能成活的幾率隻有一半。照這樣下去,恐怕自給自足都有些困難。
宋戰明發現靜月看著田地裏的東西皺緊眉頭,就問她:“月兒,怎麼啦?是不是吃不慣這些白菘、蘿卜的?沒關係,六叔過兩天去集市上給你買一些好吃的,天天買也沒關係。”
靜月知道宋戰明很疼她這個小侄女,但她也明白自己已經不能再藏著掖著了,否則自家人就要餓肚子,而且也會有更多的人會因為吃不上飯而餓死。如果自己能利用前世所學改善這裏的種植技術和農耕用具,那麼就可能會多一個人吃飽肚子。
靜月唯一發愁的就是,這個世界蔬菜、水果、糧食的種類太少了,雖然主要的小麥和水稻都有,但是卻沒有玉米,沒有好存活的甘薯。哎,還是不要想這麼遠,先解決眼下的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