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白漿
是用大白粉加水調製而成。為防止掉粉和增加與抹灰麵的粘結力,調製時,必須加入膠結料(現常用107膠或聚醋酸乙烯乳膠)。在大白粉兌水時摻入顏料,可製成各種色漿。
(3)106塗料
是以聚乙烯醇和鈉水玻璃為基料的塗料,供直接塗刷或稍加稀釋後塗刷。106塗料有各種顏色,並有一定的耐水擦洗性。
(4)水泥色漿
是在生石灰內加入適量的水泥、食鹽和光油用水拌合製成的塗料。配合重量比為:250:100:25:25=石灰:水泥:食鹽:光油。
(5)聚合物水泥漿
聚合物水泥漿以水泥為主要膠結料,摻入適量的107膠或白乳膠,加水調製而成。聚合物水泥漿塗層的強度、韌性和粘附性好。
室內刷漿工程按質量要求,分為普通、中級、高級三級。對於高級的刷漿,其操作工序中滿刮膩子和磨平的遍數均多。刷漿工程的基層應幹燥。刷漿前應清除基層表麵上的灰塵、汙垢等,表麵的縫隙應用膩子填補齊平,要堅實牢固,不得起皮和裂縫。塗膜幹燥前,應防止塵土粘汙和熱空氣的侵襲。刷漿時須先頂棚,然後由上而下,且應待第一遍漿幹燥後,方可塗刷第二遍,塗層不宜過厚。
刷漿工程要求表麵顏色均勻,不顯刷紋,不脫皮、起泡、流墜。
3.裱糊工程
裱糊工程中常用的有普通壁紙、塑料壁紙和玻纖牆布。施工要點為基層處理,彈垂直線,裁紙,潤紙和刷漿,壁紙粘貼。
(1)基層處理
裱糊前,應把基層表麵的汙垢、塵土清除幹淨,不得有毛剌、麻點和砂粒,使基麵堅實平整。要求基層基本幹燥,混凝土和抹灰層的含水率不得大於8%。對局部的麻點、凹坑、接縫,須先用膩子修補填平,幹後用砂紙磨平。對木基層要求接縫密實,不露釘頭,接縫處要裱紗紙、砂布,然後滿刮膩子,幹後磨平磨光。塗刷後的膩子,要堅實牢固,不得起皮和裂縫。常用的膩子為乙烯乳膠(白膠)膩子。在處理好的基層上,再滿刷或噴一遍107稀膠(107膠:水=1:1)底膠。要求薄而均勻,不得漏刷、流墜。以便防止基層吸水太快,引起膠結劑脫水而影響壁紙粘結效果。同時也有利於下一步膠結劑的塗刷。
(2)彈垂直線
為使壁紙粘貼的花紋、圖案、線條縱橫連貫,在基層底膠幹燥後彈劃垂直線作為裱糊壁紙時的操作準線。
(3)裁紙
根據牆麵尺寸及壁紙類型、圖案、規格尺寸,規劃分幅裁紙,並將紙幅編號,按順序粘貼。牆麵上下兩端要預留50mm的裁邊。分幅拚花裁切時,要照顧主要牆麵上花紋圖案、對稱完整及光澤效果。裁切的一邊隻能搭接,不能對縫。裁邊應平直整齊,不能有紙毛。
(4)潤紙和刷膠
準備上牆的壁紙背麵應先刷一遍清水潤濕(即悶水),使紙充分吸濕伸脹以防上牆後發生皺折。悶水5分鍾以上後,再在紙背麵和基層表麵刷一遍膠結劑,並且要求牆麵刷漿比壁紙的寬度刷寬20~30mm。膠結劑要刷得薄而均勻,不能過多,過少或漏刷。
(5)壁紙粘貼
粘貼時,首先紙幅要垂直,後對花拚縫,再用括板由上向下、先高後低抹壓平整,多餘的膠結劑擠出紙邊,用濕潤的幹淨布及時揩淨。不足一幅的應裱糊在較暗或不明顯的部位。上述先裁邊後粘貼拚縫的施工工藝,缺點是裁時不易平直,粘貼時拚縫費工且不易使縫合攏,易產生的通病是翹邊和拚縫明顯可見。故可采用先粘貼後裁邊的“搭接裁縫”法,即相鄰兩張壁紙粘貼時,紙邊搭接重疊20mm,然後用裁切刀沿搭接的重疊部位中心裁切,再撕去重疊的多餘紙邊,經壓平服而成的施工方法。其優點是接縫嚴密。
壁紙裱糊的質量要求是:紙麵色澤一致,不得有氣泡、空鼓、翹邊、皺折和汙斑,斜視時無膠痕。各幅拚接時,不得有漏縫,距牆麵1.5m處正視,不顯拚縫。拚縫處的圖案和花紋應吻合,且應順光搭接。不得有漏貼、補貼和脫層等缺陷。在裱糊過程中以及裱後幹燥期間,應防止被風勁吹和溫度的突然變化。
裱糊普通牆紙時,壁紙正麵宜用紙襯托進行。裱糊玻纖牆布的方法大體與塑料壁紙相同,不同處在於玻纖牆布基材無吸水伸脹的特點,可直接刷漿裱糊;其次,宜用白乳膠作為膠結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