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宣言》是一部標誌著馬克思主義誕生的劃時代巨著。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兩位思想巨人聯合發表了這篇論著。在這篇論著中,馬克思、恩格斯係統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出共產主義運動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曆史潮流。它的公開發表,對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談到《共產黨宣言》的中譯本,就不得不提陳望道。是他,將《共產黨宣言》這部巨著全文翻譯;是他,將晦澀難懂的“共產主義幽靈”理論,傳播到每個中國革命者的心中。
陳望道,1891年出生在江南水鄉義烏。少年時代的陳望道誌向遠大,樂於求學。16歲那年,他不辭辛苦地先後到義烏縣城、金華、杭州等地去讀書,不僅增長了知識,還開闊了眼界。隨著年齡的增長,陳望道的內心對羸弱的祖國產生了同情之心,他決心到日本留學,學成後為國家效力。
陳望道在日本早稻田大學讀書時,恰逢俄國十月革命爆發。期間,他接觸了馬克思主義新思潮,結識了日本早期社會主義者,並閱讀了他們翻譯的有關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著作。兩年後,中國國內爆發了五四愛國運動。陳望道心受感召,毅然回到國內,在浙江第一師範學校擔任語文老師。
當時,浙江第一師範學校內齊聚多位進步的愛國知識分子。陳望道進入該校後,很快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蓬勃發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中,成為一名積極改革的先進分子。不過,這場運動很快遭到了封建頑固守舊勢力的反對。陳望道在學校也遭到了排擠,最後不得不被迫離開浙江一師。
結束學校的教學工作後,陳望道接到了《中國日報》主編邵力子的推薦,被邀參與《共產黨宣言》的翻譯工作。當他接到邀請後,內心埋藏多年的心願瞬間被點燃了。早年間,他在日本求學時,就已拜讀過《共產黨宣言》,深知這本氣勢磅礴、富有文采又充滿鼓動性的巨著的重要性。這次,他有幸成為這本巨著的翻譯工作者,內心充滿了感恩與期待。
當然,在陳望道之前,已經有幾個人試著翻譯《共產黨宣言》了。可是,由於自身缺乏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素養和文學修養,導致這本巨著的翻譯本遲遲不能麵世。
如今,在邵力子的牽線下,陳望道加入到編譯行列中,無疑是如虎添翼。不僅僅如此,戴季陶提供了《共產黨宣言》的日譯本,陳獨秀提供了《共產黨宣言》的英譯本,讓陳望道兩者對照著翻譯。
1920年2月,陳望道回到家鄉義烏,開始潛心進行《共產黨宣言》的翻譯工作。盡管他們家住房寬敞,但陳望道不希望家人打擾到自己的工作,選擇了自家大門西側的一間狹窄柴房。他之所以選擇柴房,主要是因為柴房設在起居室的外麵,一般不易引人注意。他簡單地收拾了柴房,布置一番後,作為自己的工作室。
此後,陳望道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外,都把自己關在狹窄的工作室裏埋頭工作。他的手邊放著一本《英漢詞典》和一本《日漢詞典》,對照著英譯本和日譯本的《共產黨宣言》,仔仔細細揣摩字字句句。麵對新名詞、新術語或者是文化差異點時,陳望道常常廢寢忘食地工作,不達目的不罷休。
經過大約兩個月的奮戰,陳望道終於將《共產黨宣言》這本巨著的譯稿完成。4月下旬,陳望道到上海擔任《星期評論》的編輯。他把《共產黨宣言》的譯稿帶到上海,請李漢俊和陳獨秀校閱,打算在《星期評論》上連載。不過,情況瞬息萬變,譯稿臨時改由山海社會主義研究社出版,並被列為社會主義研究小叢書的第一種。
1920年8月,《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正式出版發行。這版譯本全書32開本,共58頁。首次發行冊數為1000冊。首版封麵上端是書名,下麵是馬克思的肖像,並注明了譯者“陳望道”。
《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一經發售,幾天內便銷售一空。它實在是太受當時的先進知識分子的喜愛了,幾乎達到了人手一冊的地步。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閱讀這本書,了解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的理論,更加堅定了對共產主義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