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章 單 福(2 / 3)

第二件惱火的事就是襄陽的世家貴族,尤其是蒯良、蒯越一族及蔡瑁、張允一族,他們都是劉表堅定的擁護者,更是劉表的姻親,如今雖然他們都逃入江陵,可是其家族卻依然在襄陽。現在平靜了一些日子之後,他們開始東奔西竄,又是詆毀尹銘,拉攏其他士族,目的就是企圖迎接劉表等重回襄陽。

對於這些人,尹銘當然是不會心軟的,不僅不會心軟,還異常的心狠,他給唐周的命令隻有一局話,一個不留——殺!

他劉表當年不是也聽蒯越兄弟之言,大殺了一批荊州士族嗎,想不到這麼快就輪到他們的身上了。雖然如此一來將牽涉到龐德公等三老,以及諸葛亮,因為他們都是聯姻的,不過尹銘知道,龐德公與諸葛亮等人是不會在意的,曆史就早已證明了這一點。

而最讓尹銘煩心的是徐晃回來了,當然不是尹銘討厭徐晃,而是因為徐晃奉尹銘之令將他自己既二哥關羽的家人都接過襄陽來了。

徐晃一家齊全,上有老母,下有妻女,可是二哥一家卻隻有關平一人而已,其家人都在戰亂中染病離世了。

關平,演義中被描繪為二哥關羽的義子,原為冀州關家莊莊主關定之子、關寧之弟。可是實際上,關平卻是二哥的長子。曆史上的關平自幼學武,一直以來都為關羽的副將,隨著父親關羽南征北戰,屢立功勞,多與劉封搭檔。曾與龐德大戰三十合,不分勝負。關羽敗走麥城之際,關平跟隨,一同被捕,遭孫權殺害,父子歸神。

或許是因為父親的名聲太大,所以幾乎從未被重視過,曆史記載也較少。後世之人一般都認為此子武藝當在二流左右,其實不管從演義來看,還是曆史記載來看,關平此子定然不俗,就尹銘認為應可晉身於一流之內。

拋開這些不提,望著十歲的關平,尹銘淚眼迷糊,二哥關羽自河內一戰後生死不明,生不見人,死不見其屍,仿佛憑空消失在這個世界一般!

好生安排妥徐晃一家老小之後,尹銘親自將關平帶回了襄陽宮後宮之內,將其交給了母親烏雅夫人。自己則心煩意悶,又叫上魏續出宮了。

尹銘漫無目的的遊蕩在襄陽街頭,魏續等一眾親衛簇擁著尹銘,路人有識得尹銘之人,紛紛避讓,更有感戴尹銘恩德者,伏路而拜。這樣的事尹銘在中山國至河內之時也經曆不少了,是以也不以為意,隻是勉強的擠出一絲笑容,朝眾人含笑點頭示意。

如此行到南城門附近,隻見一人葛巾布袍,皂絛烏履,披頭散發,一派灑然,穿城門而入,長歌而來。

其歌曰:“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山穀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尹銘突然聞聽此歌,頗感耳熟,再見其人,深異之,便令人請來一敘。

那人跚然來到尹銘跟前,灑然而立,含笑望著尹銘。魏續將其隔開,尹銘身份非同一般,不得不妥加防備,免生意外。尹銘見那人到來,急忙快步上前,排開魏續等一眾親衛,走近細審那人。

魏續慌忙將其攔住,說道:“主公萬金之軀,宜自珍重!”

尹銘淡然一笑,道:“無妨!”逐讓親衛讓開道路,走到那人跟前說道:“先生適才所歌大有深意,敢問先生高興大名。”

那人聽聞尹銘聞言,平視尹銘,深深看了尹銘一眼,答道:“某乃潁上人也,姓單,名福。久聞君侯納士招賢,欲來投托,未敢輒造;故行歌於市,以動尊聽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