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受傷的緣由花色既然能看的出來,秋木析又怎麼不會考慮到那一方麵去?肯定是有那麼一方麵的理由是為了秋木析。如此一想,秋木析又豈會沒有絲毫感動?本來二人糾纏至今,秋木析對白芷就有情分的。
有情分是一回事,廝守又是另一回事。這麼多年秋木析怎麼會還想不明白?
不過,自己確實有些過了。竟因著心慌嗬斥起花色來。花色又有什麼過錯?如今花色生氣也是應該的。
二人這些日子相處的甚是和諧,隻怕因著這一日所有的一切都回到了原點。
花色快要踏出房門的時候,秋木析心念一動想要叫住花色,隻是最終因著愧疚沒有開口。
這一夜眾人各懷著心思入睡。
第二日天還未亮花色便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去了林府。花色多多少少知道哥哥與秋木析在做些什麼,因此寧皇遇刺一事花色要將自己猜測的說與林兮之,好讓他查探真偽。若是真的找到證據,這便是一大助力。
隻不過花色才走到廊院便看見來回走動的侍衛,心裏知曉這怕是寧皇派來的,因此又不敢隨意出府。這麼早出門,隻怕會惹來麻煩。
本不想麻煩秋木析,最終還是寫了一封信交與秋木析,讓他交於哥哥。
白芷在府中養了半月左右這才回了皇宮。半個月足以做出許多事情來。這些年刺客一事實在是頻繁,寧皇這一年來遇刺就有兩回,國祭大典的時候以及如今這個時候。
也不知道誰人將花色那時候被擄去皇宮遇刺的事情也算上,說刺客本來是衝著寧皇去的,最後花色是花色救駕時候,中間的種種旁人也不問,譬如花色為何在宮中,等等。這麼一算就是三次了。
還有秋木析被刺一事,徐粲然那一次。樁樁件件都抖了出來,先是秋木析提出來,接著一位老大人響應,而後蘇卿與常道梨,還有已經回卉城的林千舫三人站出來要求徹查此事。
這幾次遇刺事件並無人員傷亡,加上這些事件身後都有寧皇橫插一腳,因此往往都會無疾而終,此番刺客事件讓皇後娘娘受了傷,怎麼也不會草率了事。
秋木析正是抓住這一點才在朝堂之上提出徹查。
此事畢竟事關重大,因此朝堂之上眾人皆是紛紛響應,寧皇隻得應下。待寧皇應下後林兮之站出來道:“微臣有事要奏。”
寧皇如今雖說不想聽人廢話,但是這種時候總不能裝作沒聽到。
因此林兮之道:“啟稟陛下,這幾日城中戒嚴鬆了下來,微臣便想著趁著這個時候賊人可能會有行動,因此便差人注意一番城門那邊。誰曾想到還真有了發現。”
不等寧皇發話,林兮之自顧自道:“昨日城門那邊有人行蹤詭異,士兵便上前查看,那人一看情況不好竟然欲傷人遁走,好在微臣路過,便將人捉了來。一審問才知曉那人竟是當日在秋府行刺的歹人。”
林兮之話音剛落,眾臣子嘩然。寧皇也是麵露驚訝之色。
這下便不用林兮之說話了,蘇卿及時站出來麵露惶恐之色,道:“陛下,賊人應當在牢中才是啊,若是林大人所言非虛……隻怕皇宮如今也有賊人潛伏,還請陛下早日徹查此事。”說著跪下來唱道:“為了陛下龍體,為了江山社稷。”
眾臣子一齊下跪唱道:“為了陛下龍體,為了江山社稷。”
花色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林兮之已經領命開始徹查此事。確實如花色看到的那般,這次刺客事件背後之人便是寧皇,好在花色提醒的及時,林兮之也出手的及時。
林兮之在朝堂之上說的昨日才將賊人擒到這話是不對的,那日花色的話帶到之後林兮之沒出兩日便將人捉到了,寧皇是打算殺人滅口的,隻是被林兮之橫插一腳。這也是寧皇在朝堂之上沒有過多幹預的緣由。如今這時候寧皇不敢輕易動手,畢竟是處在一個被動的位置上。
林兮之負責徹查此事第三日,白疏謹回朝。
白疏謹回朝第一件事便是請辭。盡管寧皇極力壓下白老將軍辭去白家世家爵位的緣由,但是白疏謹又怎麼會沒有渠道知曉?
白疏謹對林兮之和林千舫的話不信,可是如今知曉寧皇對白家人的態度哪裏還有不明白的?自己在戰場上那件事,即便不想承認,白疏謹如今也默認確實與寧皇有關。
白疏謹辭去官位一事,秋木析與林兮之心中有計較。寧皇隻怕也是有計較的,隻是如今這個時候確實不能放白疏謹離去。若是真的放他走了,隻怕百姓會詬病皇帝忌憚白家因此才削去白家之人的爵位。
白家是寧皇的外家,對自己親人尚且這般行事……旁人又怎麼敢盡心盡力做事?
這件緣由是主要的,次要的便是因著朝中世家獨大。周筠廷勢力幾乎全軍覆沒,即便後麵有颯禁撐腰,過個幾年將勢力重新培養出來也隻怕竹籃打水,實在是因著作孽太多,林兮之與秋木析手中握著不少足以讓他再無翻身機會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