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約定(1 / 2)

一段時間下來,溫晴算是分清哪些奏章緊急,哪些奏章隻是一般性彙報工作。至於哪些她可以擬旨的,她也心中有數了。

現在除了嚴華還反對到底以外,大臣們都漸漸習慣了。有些轉而拍起馬屁來。對於近臣,他們本能的心存敬畏,這些人一句話頂他們一百句。

溫晴老神在在,你們想怎麼說怎麼說,反正她該怎麼做怎麼做。她盡量在朝中與人為善,雖不至於相幫結派,但人緣還是不錯。

請求去外地監造船隻終究沒有獲得安乾批準,溫晴考慮再三,向安乾舉薦了段子期。

段子期素有才名,擅長詩辭歌賦,又考中舉人,卻無心於功名,一直沒有朝著進士這一光榮階層挺進。監造船需要技術型人才,隻是溫晴大半年來相識的大多是為官之人。這些人沒有這麼高的覺悟放棄官位去幹這檔子事,大多對造船也一竊不通。

段子期本性是很聰明的,隻要肯學習,也差不到哪兒去,選拔熟悉業務的技術型人才總該會,他總體把把關也就成了。

安乾與段子期有些誤會,聽聞溫晴舉薦他,若有深意地瞥了她一眼,半晌沒出聲。

溫晴道:“出海的船隻不容有失,總得有人監造。我觀段子期為人倒還正直,對這件事也能勝任,才推薦他。並沒有私心。”

安乾道:“我觀此人隻會吟詩作賦,並沒有什麼真才實幹。”

溫晴便不再說什麼了。段子期確實沒有造船的經驗。

過了一個多月,段子期不知從哪聽說溫晴舉薦他的消息。他無意功名是真,可不代表他沒有進取之心。溫晴已經為官,若是一直這麼浪蕩下去,怎麼能讓溫晴瞧得起?現在有這樣的機會,他便積極找了很多資料,認真研究。

這時代,造船業在大銘還算發達,隻不過船隻隻在大銘國內江河行駛,並沒有出過海。在找資料的過程中,他還結識了幾個造船匠人,其中有一個名叫黃真的老匠人是祖傳的造船手藝,本人做這一行已近四十年了。

段子期花了三四個月時間跟黃真了解造船技術,帶著黃真給的資料來找溫晴。

四個健仆抬進兩大箱船造圖紙,放在溫晴麵前。

溫晴有些意外地道:“沒想到你這麼想攬這個差事。”

段子期嗬嗬一笑,道:“我最煩八股文,又不想整天無所事事,剛好有這機會……”

原來如此。溫晴點了點頭,道:“想必你尋摸到這方麵的人才吧?”

段子期道:“找到幾個不錯的匠人,若是攬下這差事,會帶他們過去。”

安乾聽說後,便召見了段子期。這是兩人第三次見麵,段子期入宮之前心裏有些惴惴,皇宮的威嚴氣勢讓人在它麵前矮三分,他平素的驕傲在這瞬間煙消雲散。

內侍引領他走進禦書房,他不敢朝上頭看,規規矩矩行了禮,便聽到頂頭一個聲音道:“罷了,平身吧。”

站直了眼角瞟了一下,見一身常服的安乾端坐上首,威嚴地看著他,道:“聽溫卿說你對船務有些涉獵,且說來朕聽聽。”

段子期道:“依小臣所見,此次我們是要到大海上行船,船隻自應比平常高大,而在主船之外,護衛艨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需盡快建造一個造船基地,調集全國造船方麵的人才,重新設計圖紙,在現有船隻規模的基礎上進行再造。”

接著說了幾處需要改進的地方。安乾麵無表情地提了幾個問題,段子期都一一作答。

溫晴就在一旁,段子期太過專注,加上緊張,竟沒發現她。直到安乾道:“卿先退出吧。”

段子期鬆了口氣,才發現有一個人溫和地望著自己,一抬眼,見到一雙關切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