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3日)
在紀念五四運動80周年前夕,省委宣傳部、省教委、省高校工委、團省委聯合舉辦全省“走英模之路”講演比賽活動,這是我省落實黨的十五大精神的一個重要舉措,也是紀念五四愛國運動80周年、加強我省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活動之一。借此機會,我代表省委宣傳部、省教委、省高校工委、團省委,向50年來為湖南的建設付出辛勤勞動、做出突出貢獻的英模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親切的問候,並向在這次全省“走英模之路”講演比賽中獲獎的選手們表示熱烈的祝賀。
一、迎接新的世紀,當代湖南英模精神仍然是我們的寶貴財富
湖南是英雄輩出的熱土,不僅產生了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彭德懷、賀龍、羅榮桓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而且還哺育了燦若群星的一代代當代英模。他們中,有為了搶救朝鮮落水兒童,勇跳冰窟,獻出自己的年輕生命,被中國人民誌願軍追認為特等功臣、“一級愛國模範”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黨和國家三代領導人相繼題詞號召全國人民學習的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有11歲因搶救三個在鐵軌上玩耍的小孩而致殘,被人們譽為小英雄的戴碧蓉;有數十年在田間地頭不懈求索,擊退威脅人類的饑饉,使人們走向豐衣足食的世界,被國際同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有誌在山村治窮根,不當幹部當農民,用知識和汗水澆開家鄉富裕之路的“鄉村科技播火人”、“全國勞模”李常水;有紮根湘西幾十年,幫助湘西人民驅趕貧困,用實際行動實踐自己“生命就像一根火柴,劃著了就要為人民燃燒”的人生諾言,被冠為全國十大扶貧狀元之一的“扶貧司令”彭楚政;有30年如一日,在焊接崗位上無私奉獻著自己的一切,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十大傑出工人”稱號的焊接狀元艾愛國等等。《永遠不落的星辰》一書收錄了31位英模,他們隻是三湘英模群體的一個縮影。這些在建設社會主義新湖南的偉大實踐中湧現出來的英雄模範,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排頭兵,是時代的先鋒、社會的典範、人民群眾的楷模。
這些英模,雖然所處的時代不同,工作崗位有異,具體事跡也不一樣,但思想內涵和精神實質是一致的,反映了人民的意願,體現了時代精神,代表著社會進步的方向。概括起來,突出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麵:一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淡泊名利,無私奉獻。把遠大理想和為人民服務的實踐結合起來,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心裏裝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真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竭盡全力為群眾辦實事。二是堅定地站在時代前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積極探索,勇於創新。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模範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偉大事業,適應形勢發展的客觀要求,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三是持之以恒地艱苦奮鬥,知難而進,奮力拚搏,克勤克儉,厲行節約,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在困難的條件下和艱苦的環境中,振奮精神,百折不撓,自覺抵製拜金主義。四是盡心盡力地做好工作,立足本職,愛崗敬業,勤於學習,刻苦鑽研,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兢兢業業紮實工作,創造一流的業績。
以上四個方麵集中起來,就是服務人民,開拓創新,艱苦奮鬥,愛崗敬業。這很好地體現了毛澤東倡導的為人民服務精神、鄧小平倡導的“五種精神”和江澤民倡導的新時期“64字”創業精神,閃爍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精神的熠熠光輝,鑄成了富有鮮明時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它們和五四運動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精神及1998年的偉大抗洪精神一樣,是我國、我省人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振興湖南的強大精神動力。
二、麵對新的形勢,必須旗幟鮮明地倡導向當代英模學習
第一,學習英模,必須高舉旗幟,堅定理想,樹立牢固的精神支柱。建國以來,湖南當代英模成長的道路雖不盡相同,但他們都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在科學理論武裝的基礎上堅持正確的理想和信念。正是這種崇高的理想信念支撐著他們壯麗的人生。鄧小平曾意味深長地指出:“為什麼我們過去能夠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鬥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隻有建立在科學理論基礎上的理想信念,才會形成強大的、牢固的人生支柱;隻有樹立起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才能成長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今天,我們必須像英模一樣認真學習黨的基本理論,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並在這個理想信念的指引和激勵下,腳踏實地地為實現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