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裏那個睡眼朦朧、迷迷糊糊的人就是我。一邊揉著半睡半醒的眼睛,一邊哈欠連天。暈暈乎乎抓起一把梳子,看了看,又愣了一下神兒,開始梳起蓬蓬亂亂的頭發來。是誰規定我要起這麼早的?如果能再睡一小會兒該多好呀!看看吧,鏡子裏的這個人就是一個學習成績最優秀的、長相最可愛的、所有老師最喜歡的、所有同學嫉妒並羨慕的,好學生的可憐相兒。
“幹什麼呢你?快吃飯去!”說著,我媽瞪了我一眼——我偷偷瞥了她一眼,趕緊埋著頭,灰溜溜一路小跑兒到了客廳,乖乖地坐在飯桌邊吃飯。
“我跟你說了多少遍了?幹什麼事動作快著點兒。慢慢悠悠的,梳個頭發也要十分鍾,還留長頭發呢?再長點兒得幾點才能梳完呀,啊?”
我老大的不樂意,又無可奈何,隻好順從地低下頭喝粥。“我跟你說多少回了?吃飯的時候把碗端起來,就是不聽!你看人家孩子,家長說一遍,人家就記住了。你看你,再說一百遍你也記不住!”我偷偷地看了我媽一眼,她正滿臉無奈地衝著我搖頭歎氣。我忙把頭埋得更低,使勁喝粥。心想:您就慢慢嘮叨去吧,反正我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您說了也白說。再說這套話我都背下來了,真煩死了。
都說世上隻有媽媽好,可我卻不喜歡我媽。她常常為一點小事就說我怎麼樣怎麼樣的,好像我馬上就不可救藥了。比如老師要求買一個什麼東西,她不但不給錢,還把我狠狠訓了一頓:“老師說的就是聖旨呀?想當初我上學的時候……”接著就是對我出生前的艱苦歲月進行回顧。如果這時候我不小心打斷她的演說,甚至敢於反駁的話,那就更不得了了!那我將麵臨一場超級強悍的暴風雨。
當然,如果我碰巧說得我媽沒詞了,她也有辦法。她會果斷地、徹底地、毫不留情地結束這件事:“我說不許就是不許!我告訴你……”當然,結果這件事仍會以我失敗告終。我媽就是這樣,脾氣怪怪的。這一點我很清楚,但無計可施。
其實,在我學習小提琴之前,我媽媽不是這樣的。她是那麼溫柔,那麼和藹可親。她叫我時,總是叫我“靜靜”,而且臉上總帶著燦爛的微笑。很多時候,她的手中還會出現一根冰棍或一串糖葫蘆,接著她拉起我的小手帶我逛街去……可是自從我有一天鬼迷心竅主動要求練那該死的小提琴以後,她的眼光變得嚴厲起來。臉上燦爛的笑容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暴躁的脾氣和對我無休無止的訓斥。叫我的時候,總是瞪圓了眼睛,大聲喊:“楊小靜!”斬釘截鐵、氣勢如虹,總是能讓我立刻從胡思亂想中驚醒。她是不許我有絲毫怪念頭的。
“唉!”我輕輕歎了一口氣,原來那個親切的媽媽到哪兒去了呢?
“你聽見沒有?我說什麼呢?啊?大早晨起來的你歎什麼氣呀!”我媽一聲斷喝,把我的回憶攔腰打斷。我吃了一驚,忙放下碗:“我吃完了,該上學去了!”我邊說邊飛快地換鞋,穿外衣……
“別我一說你什麼你就走,”我媽邊收拾碗筷邊繼續嘮叨:“帶飯盒了嗎?帶飯票了嗎?上課專心點兒,別和男生……那什麼……啊?哎,你聽見沒有?”
我一邊嘴裏不歇氣地“嗯、嗯、嗯”地答應著,一邊抱起包,一溜煙跑出家門。隨著“砰”的一聲門響,我長出了一口氣。然後放慢節奏,眼淚汪汪地打一個哈欠,晃晃悠悠地上學去……
我在路上走了一會兒,早上涼爽的風和燦爛的陽光讓我的心情漸漸好起來。因為我現在聽不到我媽的嘮叨了,真是開心呀。我邊走邊看街上的人們,看在路邊隨著鼓點搖著扇子轉圈的老奶奶,看麵帶微笑腳步匆匆的叔叔阿姨,看被媽媽牽著小手晃晃悠悠去幼兒園的小寶寶……我突然想起,很久很久以前,媽媽也是這樣牽著我的小手上幼兒園的。那時候,我不用上學、不用上課也不用練鋼琴。想玩就玩,什麼都不用想什麼都不用怕,更不用學這學那的。無憂無慮地過著每一天,那可真是幸福的日子!
現在,我隻有羨慕別人的份兒了,想想真是悲哀!一句話,我覺得生活真是太沒勁了,平平淡淡一天又一天。我想我期待著什麼奇跡出現!就像哈利波特,來一段奇異的冒險!
當然,我媽會認為我的腦子又進水了!
我的學校是一所古老的學校。典型的中國式建築:灰色的教學樓、墨綠色琉璃瓦的房頂、又高又大的窗戶,還有樓裏麵迷宮一樣曲曲折折的過道。據說我們樂團老師就有一次在裏麵走了十幾分鍾找不到出口。教學樓頂上,還有幾個小亭子。可是我們誰也沒有機會上去,所以小亭子顯得很神秘。在教學樓後麵,是一些低矮破舊的小房子,據說是學校的倉庫。因為不常有人來,所以這裏顯得很荒涼。房子的牆上爬了許多的綠色植物,而且他們還會動。有風的夜裏沙沙作響,十分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