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仲生
禪尚寺後山腳下。
春分之日,朝晨之時,天空豔陽大照,鶯鳴雀和,婉轉動聽,涼風煦煦,讓人心曠神怡。田野間,土層深厚,沃壤千裏,泥土新鮮的味道,沁人心脾,稻農精耕細作,歡喜不已。
水田中,仲生頭戴鬥笠,卷起僧褲,麵朝泥土背朝天,一手拿著秧苗,一手插秧。雖已是汗流浹背,卻滿臉欣悅的與身旁稻農打笑。
“仲生!仲生!”一個朝氣蓬勃的聲音從遠處傳來。
仲生聽聲抬身,瞭望遠處,搖擺雙手,興奮的喊道:“明常師兄!明常師兄!”
明常沿路踏著南北交錯的土埂,快步跑了過來。
“今日寺院祭祀,住持開壇講法,你不去聽法,跑這裏來做什麼?”明常看起來有十六七歲,眉清目秀,唇紅齒白,一身僧衣得體大方,話語之間溫文爾雅,一個俊俏小僧。
“哎呀,我又不像明常師兄,聰明過人,悟性又高。我笨的厲害,哪能聽的懂住持講的那些妙高佛法。還是這裏更適合我。”仲生憨笑回道,單手拭去臉上的汗珠,一道泥土痕跡抹在了臉上,回頭瞧視勞作稻農,大家開懷一笑。
“仲生,悟性除天分之外,也是後天勤修而得。住持講法也是為讓其增長慧根。”明常豁然道。
“明常師兄,那插秧能增長智慧麼?”仲生搖了搖頭,傻問道。
“當然不能。要持戒念經,修定靜坐,把慧①除惡,方可讓人通達苦集滅道②四諦真理,摒除人之本欲,明心見性。”明常抬頭挺胸,神采奕奕,雖年紀不大,卻已有高僧之風。
”形式真的這麼重要麼?“仲生喃喃說道。
”這不是形式,是過程。如法.“
沒等明常說完,仲生便笑道:”明常師兄,你也來和我們一起插秧吧。“
仲生進而上前一把便將明常拖拽到水田之中,猝防不及的明常狼狽跌入,淤泥濺滿全身。
”仲生!我這樣怎麼去聽師父講法!“
但當他看到仲生外貌與其一樣,稻農和悅慈善的麵容之時,明常哧哧的笑了,大家也一同大笑了起來。
”仲生!我們比比誰快!“明常回嗔作喜的說道。
”哈哈。好啊。“
明常從身旁一位老農手中接過秧苗,大刀闊斧的忙碌起來。
仲生欣喜之間笑看明常。
突然,仲生感到一陣眩暈,麵色蒼白,直冒虛汗。
幾日前,仲生為擊退屍怪,不得已施展神通,氣力還沒有徹底恢複,今日又大肆勞作,才導致身體不適。
仲生站在水田之中休停了一會兒,心中濾過一絲牽掛。
”喂!仲生想什麼那!快來幫忙啊!“身後的明常精神飽滿,興致勃勃的喊道。
”哦!知道啦!“仲生眼睛眯成一條縫,恬笑道。
明常緊低額頭,弓腰駝背,一語不發的快速進退在秧池之中。固然速度很快,但所插秧苗都是七顛八倒,不成行列,距離有近有遠,不成比例,秧苗也有深有淺,之前所插的秧苗已有些浮在泥水上麵了。
仲生察覺後,走到明常身旁,慢條斯理的問道:”明常師兄,你知道為什麼我要在這幹活麼?“
”因為想要幫助這些稻農勞作?“
”明常師兄所說的隻是其一。其二是因為這種植水稻的方法。“
明常抬頭時也發現自己做的並不好,有些急於求成,便停下手中的勞活:”什麼方法?“
.
仲生聲情並茂的示範,憨厚道:”右手從左手中分撥秧苗時要輕要慢,萬不可折斷,是為了讓我們學會珍惜,尊重這可讓我們生存下去的食物。將秧苗插入泥水之中時要穩,是為了在泥水之中對照自己,有過改過,莫忘一心向善的態度。秧苗與秧苗之間距離相等,即是人心,要保持人心平等,謙卑之心。插秧時腳步看似是退,可實際卻是進,所謂想進便是退,想退既是進。彎腰起身的瞬間是為了感謝天地萬物,道法自然,賦予我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