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當年部長大人是先認識了林助手,而不是百裏夢鄢的話……
作為封朝宰相家受寵的小兒子,上有個出色的大哥做頂梁柱,下有小小年紀就表現得極其聰慧的小侄子,兼之有個當朝太後的姨婆,林映空自小的生活可謂是無憂無慮的,連父母都沒有對他寄予十分大的期望,隻希望他能安穩喜樂一世便可,他也一直期冀著能夠像話本裏說的那樣當個行俠仗義的遊俠,遊遍天下,悠哉樂哉。
但是在多年以後,當他在後來的成清帝封容麵前再提起這個兒時的夢想時,封容曾問過他會不會後悔那一日因為好奇而進了冷宮,從此改變了自己整個人生的軌跡,林映空說他不知道,其實他此時已經沒法兒去想象沒有封容的光景了。
封朝綿延幾百年,傳到這一代的時候早就沒有了當年盛世的繁華了,當朝皇帝精明是精明,卻安於守成,沉溺女色,朝廷上不算烏煙瘴氣,但也絕對談不上政通人和,今天這個專寵的貴妃有外戚當道,明天那個爭風吃醋的昭儀幹涉朝政,太後雖然以前是中宮之主,可皇帝並不是她生的,早就勸不動他了,隻好熄了心吃齋念佛,時不時把自己喜愛的孫外甥叫進宮裏來解解悶,所以林映空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在宮裏隨意走動,他也是個好奇心強的,這兒溜達溜達那兒鑽一鑽,有一次就湊巧走到了冷宮前,這裏沒有看守的侍衛,也沒有掛著牌匾,隻有一株株雪白的梨花開得正盛,林映空被迷花了眼,忍不住就走入了梨花林中。
他那會兒才十二歲,到底是孩子心性,賞著賞著花就想到了自己愛吃的梨花糕,加上自幼又習了武,便攀到那高枝上采那葉尖兒上的花苞,想著拿回去讓府裏的侍女做梨花糕給他吃,可沒想到摘著摘著,就摘出了一個小娃兒出來。
這是一個看著也就五六歲的男孩子,身上的布衣滿是布丁,長久沒有人搭打理過的頭發胡亂地紮成一束丟在腦後,麵黃肌瘦的,骨頭尖銳地凸起,他正惶恐不安地躲在樹幹上,若是人從平地上走過去的話定然不會注意到他,偏偏林映空有意訓練自己的輕功,飛來飛去的,那麼湊巧就撞上了在瑟瑟發抖的小娃兒,大眼一瞪小眼,差點驚得兩個人都摔到樹下去了。
最開始的時候林映空是沒有猜到封容的身份的,雖然當今皇帝荒淫,不過子嗣倒不算眾多,除了皇後膝下的大皇子和四皇子,也就隻剩劉貴妃的二皇子、大公主以及湘妃的三皇子、五皇子了,他們和林映空也算熟稔,乍一看之下跟封容的相貌沒有多少相像的地方,可後宮也不可能會有身份不明的小孩子,於是林映空便以為他是哪個宮女違禁生下的孩子,不得已才藏在冷宮之中,高牆宮闈多髒汙,他打小見慣了,自認想通了之後倒是沒什麼驚怪,封容常年居於冷宮裏少與人溝通,性子又軟糯寡言,這一誤會竟然也直到大半年之後才因著旁人而解開。
但在那時,林映空把這小人兒從樹上拎下來之後沒從他嘴裏問到什麼,便先入為主地定下他的身份了,看小娃兒一副可憐兮兮又拚死不讓他把他帶出去的樣子,林映空便把兜裏的零食分給了他,小娃兒饞極了又很有禮貌地道了謝,林映空見多了眼高過頂的公子哥兒,看著也新鮮,又見他瘦得連骨頭都能紮了自己的手,林映空心裏又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大概是覺得他怪可憐的吧。
從此之後林映空進宮之後便多了一個任務,就是悄悄去冷宮裏投喂這個小可憐,其實他那時候的心態就和投喂流浪的貓貓狗狗差不多,本著以後要行俠仗義不如現在從小事做起的心情隨心而欲了,畢竟最開始的封容的性格並不算討喜,總是畏畏縮縮的,像是被主人責打丟棄的小貓兒,看著可憐又可悲。林映空打小謹慎,隔三差五地往冷宮那邊去也沒驚動旁人,封容頭兩個月也是每次都想躲著他的,可林映空回回都能找到他,心地也不是壞的,久而久之,兩個人也能說上一些話了,封容那時還不叫封容,母親給他取的乳名叫阿儡,林映空第一回聽他說出自己的名字,便道這個儡字不好,傀儡的儡,總讓人覺得一輩子都見不得光,以至於後來皇帝選名的時候,已經能說上話的林映空便取了一個“容”字,道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無論如何,天下之大就定會有封容的一席之地——直到他登基之日,這天下便已經容納在他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