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各地兵法調動基本完成,做好了南征的準備。
七月,冉魏使者出使健康歸來,晉室一口拒絕了龍飛勸降的詔命,開始全麵備戰。
龍飛隨即下令,四十萬冉魏大軍兵分三路,傾力壓向東晉而來。
一時間,長江沿線戰雲密布,華夏一統的決戰即將展開。
荊州城,大將軍府。
炎炎盛夏,天似流火,連知了都熱得拚命大叫,隻有樹蔭下才能有一絲清涼。
在大將軍府後園的一處濃密樹蔭下,擺放著一張石桌,數張石凳,圍坐數人:桓溫,其弟桓衝,建威將軍檀玄,參軍郗,新豫州刺史袁真。
數人圍坐不語,臉色都很沉重,顯得心事重重。
忽地,剛步入中年地桓衝揚了揚濃重的眉毛,忍不住道:“哥,龍飛和王猛親率二十萬大軍南征,你看如何是好?”
桓溫沉默片刻,有些黯然道:“我荊州全部兵力不過八萬,龍飛步騎合水軍約有二十二萬,且都是精悍善戰之兵,兵力如此懸殊,勝之難矣。加之龍飛之明,王猛之雄,恐怕荊州終是難保”
郗聞言不樂道:“大將軍平日裏何嚐服過他人,如今怎能不戰先怯,自言必輸”
“是啊”檀玄也皺著眉頭道:“當年曹操何等稱雄,號稱八十三萬,卻也不兵敗赤壁,大將軍又何必灰心?”
桓溫苦笑著搖了搖頭:“我雖自信,比之慕容恪又如何?比起姚襄又如何?比之謝安又如何?”
諸人無不啞然:姚襄,謝安都非泛泛之輩,慕容恪尤其是世之豪傑,他們都先後敗了,桓溫又不比他們強上多少,自然結果可想而知。
“那大將軍,您地意思是……”袁真小心翼翼地道。
“我出身貧寒,能有今日地位殊為不易”桓溫看了看左右,便不再言語了。
“大將軍地意思是,主動歸降以獲平安?”郗忽然問道。
檀玄聞言大驚道:“大將軍,我等乃是晉臣,怎能背主而降?”
“大哥,雖然我軍勢弱,卻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勝負未分之下,豈可言降?”驍勇的桓衝也是不同意。
桓溫也不說話,隻是從懷中取出一封密奏交給了檀玄。檀玄不解地拆不禁頓如五雷轟頂,傻在當地。
眾人詫異,圍過去便見信曰:穆帝病危,隻在旦夕
桓衝大驚道:“大哥,這穆帝不過二十吧,正當青春年少,如何會病危?”
桓溫苦笑道:“當今聖上荒嬉無度,身染惡疾也是常事。你們現在明白我為什麼沒有必勝的信心了吧?”(史載:穆帝即位五年,暴卒,病因不詳。
穆帝一死,國中無主,加之司馬聃無子,國勢必然大亂,宗室爭位之下,何人誰會全力抗敵呢?這樣的局勢下,毫無優勢的桓溫怎有信心取勝
霎那間,諸將全都泄了氣,苦著臉,一個也都不說話。
好半天,袁真道:“大將軍,既然我們別無選擇,戰則必敗,不如便歸降了吧如今冉魏國勢蒸蒸日上,江南民眾多有羨慕,歸降之也算順應民心”
眾人不語,檀玄也不說話,顯是默認了。
桓溫點了點頭,忽地站起來:“傳我將令,主力集於襄陽,我要與龍飛沙場大戰”
眾人頓時瞠目結舌,桓溫傻了眼道:“大哥,您不是要歸降嗎,如何還要打仗?”
“我們這般降了,誰會看重我們?隻有將龍飛打得痛了,他才會重視我們”桓溫淡淡地道。
眾將恍然大悟,皆以為然。
於是,桓溫集荊州可用之兵五萬北上襄陽,勵兵抹馬要與龍飛來個酣暢淋漓的大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