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一十三章 洗牌遊戲(1 / 2)

軍火組織分為兩類,一是官方,二是走私。官方兜售軍火,包括洛克希德·馬丁、波音、雷神、諾思羅普·格魯曼、通用動力、蘇霍伊公司、米格公司、米亞公司、圖門索夫公司、BAE係統公司、萊茵金屬公司等等等。

這些世界知名的軍火公司與各個國家進行相談,簽訂武器訂購合同,光明正大的出售武器。

第二種走私也分為好幾種,也就是在非官方下進行的軍火買賣。

國與國之間,或者地區當局違反國際條約和協議,秘密進行軍火交易和軍事技術轉讓,進行軍火走私,比如台灣。

2004年,台灣為了研發巡航導彈,台軍急需高精度軍用全球定位係統、精確慣性導航係統和性能可靠的小型噴氣式引擎等零部件;為了給新型導彈裝備固體燃料火箭,台軍必須搞到高強度鋼材和高純度固體燃料等原材料,以及相關的高精尖技術。為了繞開國際軍備控製禁令,台灣當局著手“來暗的”——組建走私係統,把它想要的東西偷偷運進台灣。

經過一番“周密”策劃後,台灣“軍情局”通過由它控製的歐洲某國的一家公司,打著“歐洲廠商”的招牌,與美國的軍火商接觸。美方立即對這家公司展開審查,最終“誤以為”它們的產品不會進入台灣,便同意做這筆生意。緊接著,台灣“軍情局”組織人馬,將搞到手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偽裝成普通機床、電子配件等,拆卸後裝進幾個集裝箱,順利地從美國運至歐洲某國,然後再把軍火偷運出該國海關,可惜最終失敗。

官方軍火商進行軍火走私。

2001年5月的一個清晨,一架“空中艦隊”直升機在斯洛文尼亞的馬裏博爾機場降落。機組人員同斯洛文尼亞海關官員進行了簡短交談,並向他們出示了從基輔向克羅地亞運送醫藥設備的證明。

接著,兩輛帶有紅十字標記的大卡車把大箱子全部運走。在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邊境,兩名克羅地亞軍官接管了卡車。雙方交換文件後,一輛卡車駛往克羅地亞首都薩格勒布,另一輛則向波黑地區開去。

這些些箱子裏裝的不是什麼醫療設備,而是蘇製“針”式反坦克導彈。一位同海關有聯係的烏克蘭人把它們從基輔搞了出來,準備運到薩拉熱窩的穆斯林人手裏。

由於這些導彈必須經過克羅地亞領土,克羅地亞軍方把兩輛卡車中的一輛當作實物勞務費征收了。

這是典型的官方軍火商走私,一切都在不知不覺的暗中進行。

犯罪組織進行的軍火走私。

2001年6月8日,阿根廷前總統梅內姆因涉嫌特大國際軍火走私案被捕。根據阿根廷檢察官們連續3年艱苦調查的結果,梅內姆內閣的多名成員分別於1991年和1995年打著向巴拿馬和委內瑞拉出售常規武器的旗號,偷偷地向兩個國家分別販賣了6500噸各式精良的常規武器。

更重要的是,出售這兩批武器所得到的數十億美元,被分別存入中南美洲數個來曆不明的賬戶,幾經轉賬後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