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軍攻下榆林,又圍攻大澤,雖然燕軍損失並不大,卻讓北伐以來的燕軍第一次感受到被動。
燕軍蝠龍一直在偵察梁軍動向,攻下榆林的梁軍並沒多作停留,而是迅速向大澤郡運動,顯然是想一鼓作氣再次吃下駐守大澤的小部燕軍,但是這支部隊在離開榆林後不久又消失了蹤跡,一頭負責偵察這支梁軍的蝠龍也沒能回營。
大燕護國將軍貝承虎估摸這頭蝠龍和駕馭的斥侯是被射殺了,但是梁軍想要在大澤郡再下一城的意圖再明顯不過,貝承虎率大軍立即東回,意在大澤郡與梁軍決戰。
半年前梁軍征燕,被殲滅近十萬;隨後潛伏在晗香山的間諜成功刺殺梁王,燕軍趁機北伐,連下十數城,正是士氣高昂;而評估梁國的實力,要維持邊境的駐軍防禦外敵,那這一批南下拒敵的梁軍八成已是臨時拚湊起來的部隊,這時若能趁勢與梁軍決戰再殲滅這支軍隊,衛京之南幾乎就沒有能阻擋燕軍北上的軍隊了。
貝承虎率軍趕回大澤郡,梁軍不僅未攻下大澤,反而撤走了。但是這支梁軍的動向一直被大澤郡的蝠龍所監控,燕軍主力僅在大澤郡稍做休整,就立即循蹤追擊,將攻打大澤郡的梁軍圍在了大澤郡以南七百裏的康縣。
圍住了康縣的燕軍並不攻打,而是依賴三倍於被困守軍的軍力,斷絕康縣內的供給,同時密切監控有可能援助康縣的梁軍動向。
不出貝承虎所料,一支約六七萬兵力的大軍從蜀南道方向出現,並迅速轉向著康縣方向運動,不知道這支軍隊是不是一個月前在前往大澤路上消失的那支梁軍,如果是的話,這支軍隊的兵力已大幅增加。
重新出現的梁軍時時處於燕軍蝠龍的監視下,但燕軍的蝠龍也不敢過於逼近,隻要遠遠確認梁軍仍在向著康縣運動,就立即飛回覆命。
康縣城外,燕軍大寨的箭樓上,護國將軍貝承虎銀鎧錦袍,望著被圍的康縣城牆,數百名高度戒備的梁軍將士守在城牆上。
這個小縣城方圓不過三十餘裏,城牆高僅四丈,若是燕軍奮力攻打,貝承虎相信能在十天內打下此城;但是貝承虎並不打算攻城,被圍在城內的梁軍缺糧少用,個多月後糧盡無援,自得開城投降,而貝承虎更看重的是借機全殲有可能前來援救康縣的梁軍。
一名親兵快速攀上箭樓,半跪在貝承虎身後稟道:“來援康城的梁軍進入秦圩路,距康城僅百三十裏。”
貝承虎回頭輕輕的哦了一聲,好似自言自語的道:“繞了一大圈轉到康縣的南麵?”
親兵應了聲是,貝承虎又轉頭望著康縣城牆,自圍住這個縣城後,城裏的梁軍就沒試過突圍,但是城上也一直防備森嚴未有鬆懈,燕軍也圍而不攻,就這樣等待著現在會出現的這個變數。
旁邊一名蜴族副將低聲道:“城南方向地勢開闊平緩,利於騎軍作戰,來援梁軍大部為騎軍,是想充分利用騎軍兵力優勢與我軍決戰?”
貝承虎沉思著點了點頭,片刻後沉聲道:“傳令,風吼,呼雷,月霽三軍立即隨我往渚陽坡阻敵,不得讓援軍出現在康縣視線之內。”
定南軍迂回到康縣南麵,距康縣還有四十餘裏時,警戒前鋒衛回報燕軍有約五六萬燕國騎軍正向定南軍迎麵趕來。明羿立即令全軍就地停下,各自列陣。
攖鋒軍兩萬之眾全部下蝜,步行前進二裏列陣形,每兵之間前後左右均隔七尺,左手持盾右手持短斧,靜待軍令,兩千兵為一方陣,橫五豎二,共十個方陣迅速列陣完畢,後方的踏虜軍迅速將攖鋒軍的蝜乘集攏帶到後方去。
遊奕軍警戒衛也快速的全數收回,兩萬遊奕騎軍分兩隊列隊於步軍主陣的兩翼稍後,與主陣兩邊都距離近百丈;一萬踏虜騎軍在攖鋒軍後方十丈處列陣,全部張弓拈箭以待,其餘數千踏虜軍則收攏攖鋒軍的兩萬蝜乘退到了更遠的後邊;而兩萬鐵棘軍還在全陣的最後,作為機動軍力等待軍令。
天空中出現一個模糊的獸影,燕軍的前哨蝠龍在空中俯瞰著定南軍陣形,一個以步軍為前端鈍麵,騎軍為刻意後攏的兩翼以及底端,近似梯形。蝠龍在空中盤旋小刻,即向北飛回,明羿隻是命令各軍對空中的蝠龍不必理會。
列好陣形不久,北麵遠處已能望到淡淡的塵煙,那是幾萬騎軍同時馳騁時激起的揚塵。策蝜在軍陣最前處的安思忠緊蹙著額頭,向明羿道:“將軍有幾成把握?”
“如果燕騎軍主力衝擊我前陣,就有七成。”明羿眉頭緊鎖答道,隨即腳下一夾,領著二十騎近衛在攖鋒軍陣前策騎橫馳而過。
明羿全身挺拔在蝜背上高舉右拳,腕上的銅鐲鋥亮醒目,望著列隊的士兵,疾馳中大聲吼道:“我軍今天與燕軍主力決戰,功名富貴隻在今日,明羿與各位同在陣前,同生死,共進退!”
二十一騎在攖鋒軍方陣前馳了個來回,明羿連吼了五遍,陣中呼應如雷。回到陣形正前方明羿跳下蝜來,摘下斧盾,向後麵的監軍安思忠道:“有勞大人將我坐騎帶到後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