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王半仙的信(1 / 2)

看見這五個字的時候,我拿著信的手都有些哆嗦了,是什麼人會在這裏給我留了一封信呢?想到這,我不加思索的打開信,看了起來。信裏的內容是這樣的。

祁天下先生:

見信如麵。

君翻看此信之時,吾隻怕已不在人世。如此也隻好先從吾之平生說起。

吾敝姓王,名記宗,人稱半仙。自幼偶遇高人,習得占卜之術,出師之後,便為天機大夫。但吾身逢亂世,空有一身本領,卻無報國之門,無奈之下隻好以相麵算卦悻悻度日。但數年之後,日寇犯我疆土,國將不國,草民豈可安生?遂之吾一氣之下,招攬義士,到此幹雲洞內,揭竿抗倭,以一已之力護一方百姓平安。但此地日寇猖獗,吾雖屢有勝績,卻也隻是杯水車薪。此次日寇集結千餘人進山,妄圖剿滅我幹雲洞內義士。洞內眾兄弟,雖知萬難抵擋,卻也願與日寇拚死一戰。於是乎吾製好棺材停放於屋中,以示決心。

決戰那日,吾以占卜之法得知日寇進山之徑,途中設下伏兵,將眾多日寇擒殺於半途,但無奈吾方勢單力薄,洞內兄弟亦傷亡過半。日軍以殘存之兵,衝入幹雲洞內之時,洞內兄弟已所剩無幾,吾曾說過,誓與兄弟同生共死,於是放下斷龍石,又於洞內布下了幻、困、殺三重陣法,與日寇決以死戰。半日之後,洞內弟兄皆亡於此,吾亦身負重傷,自知命不久矣,便又布下奇術聚鼠之法,令眾鼠啃食日寇之體,替吾為戰。

此後吾拖重傷之軀,返回此室,隻等天命降臨。殘喘之時,吾又卜卦再三,知天下先生,日後會到此與吾一聚,遂寫書信一封,與汝告知。

吾之死,若世之凡塵,但天機大夫之術隻怕就此失傳,此乃吾之過也!吾卜卦於先生,卻未見其果,遂知先生亦是天命之人,慶幸之餘以信告之,吾將天機大夫之術,書於紙上,名曰《伏羲天機卷》,此書至於桌案之上,隻盼先生將此書帶出洞去,傳於後世,莫使天機大夫之術,失傳於吾輩,如此記宗幸甚矣!還望先生圓吾之心願,記宗在些拜謝先生了!

記宗絕筆

民國二十九年廿一日

看完書信,我終於明白了,麵前躺著的就是抗日英雄王半仙了,對他的為人我感到由衷的敬佩。看來他不光是個算命先生,而且還和我一樣,都是天機大夫的傳人。

想到這我叫了一聲猴爺:“猴爺,過來給你大爺鞠個躬。”

猴爺這會又去玩那把駁克槍了,聽到我叫他,還以為是我故意占他便宜,就沒好氣的說:“去你大爺的!”

我說:“真是你大爺,你過來看看。”

猴爺這才戀戀不舍的把槍放下,走了過來。我把信遞給他說:“看看吧。”

猴爺看完有些激動的說:“按王半仙歲數來說,叫聲大爺也不為過,再說對於這種抗日英雄,別說鞠躬了,磕頭都是應該的!”說完就拉著我,恭恭敬敬的給王半仙的遺體鞠了三個躬。

現在鼠群的疑團已經被解開了,猴爺若有所思的說:“怪不得這裏這麼多老鼠呢,原來是半仙大爺招來的,不過半仙大爺招來的老鼠活的時間也太長了。”

“我猜應該是王半仙布下了聚鼠之法後,就死在這裏了,這些年來聚鼠的法門一直還在,所以這裏的老鼠就一代又一代的,都被這個法門招到幹雲洞來了。”

我一邊說一邊拿起了炕桌上的那本《伏羲天機卷》翻了幾頁,裏麵的內容除了措辭和語法與我的那本有些區別外,但意思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我放下書,又看了看王半仙的遺體,心說,世上還有這麼湊巧的事,他在臨死的時候,還在擔心天機大夫會失傳,所以才留信給我,讓我把《伏羲天機卷》帶出洞去。可偏偏這本書並沒有失傳,而且我就是另一個天機大夫的傳人,也許這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