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2日:古猿轉變為人類始祖的時間在700萬年前。直立人階段。直立人在分類上屬於人屬直立人種(Homoerectus),簡稱直立人,俗稱猿人。舊石器時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體上分別相當於人類體質進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階段、早期智人階段、晚期智人階段。舊石器時代的文化在世界範圍內分布廣泛。由於地域和時代不同,以及發展的不平衡性,各地區的文化麵貌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舊石器時代(Palaeolithic;距今約250萬年~距今約1萬年),以使用打製石器(見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地質時代屬於上新世晚期更新世,從距今約250萬年前開始,延續到距今1萬年左右止。舊石器時代生產力低下,不會對森林資源進行利用與破壞,故氣候與環境同樣最佳,總之,我認為舊石器時代之前,地球的環境最好,氣候最佳。根據以色列的考古新發現,據英國《每日郵報》2010年12月27日報道,以色列考古學家近日在該國一個洞穴中發現了距今約40萬年的數顆現代人的牙齒化石和其他遺跡。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此類遺跡,這些牙齒化石形狀大小均和現代人的牙齒極為類似。經過X光和斷層掃描測定,它們距今約40萬年,是目前世界上已知年代最早的現代人化石,除此以外,考古學家們還發現了人類打磨過的石刀石斧以及火石等人類活動遺跡。據此,他們認為當時的人類已經開始製作並使用石製工具、開始人工取火並且從事打獵和采礦活動。火的使用,使得人類的祖先可以先將食物煮(燒)熟,然後再食用,這樣,就不需要發達的咀嚼肌和碩壯的牙齒對食物進行較多的機械加工,他們的麵部也因此而逐漸退化,變得不象猿類那樣凸出了。同時,由於人類開始了火的使用,使得人類開始加劇對森林資源之利用與破壞,從而拉開了氣候逐步升溫之大幕,到智人階段(智人(Homosapiens)一般又分為早期智人(遠古智人)和晚期智人(現代人)。早期智人生活在20萬年前到10餘萬年前。晚期智人的生存年代約始於10萬年前。其解剖結構已與現代人基本相似,因此又稱解剖結構上的現代人),隨著人類使用與破壞森林資源之速度日益加快,氣候逐步升溫速度也隨之加快,估計那時候的地球最高平均氣候在15至25攝氏度左右。
2011年8月23日: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國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區,先後進入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發展階段。這是氏族製經濟繁榮發展的階段,黃河兩岸、大江南北的原始農業和手工業發展速度比新石器時代早期更快了。新的農業生產工具逐漸增多,農作物的品種和產量都有較大幅度地提高;製陶工藝更加成熟,各地出現了不同類型的陶窯和製陶方法,薄胎陶、白陶等體現先進技術的產品有越來越多的發現,並已出現慢輪修整技術;玉石器製作工藝在東部沿海地區的遼寧、山東、江蘇、浙江一帶成績非常突出,切割、拋光、鑽孔等技術得到進一步推廣;竹木器、骨角器製造和加工業也比過去有較大發展,一些地區出土的工藝品成為中國古代奇珍異寶;隨著手工業生產工具的改進,土木建築和造船工業也呈現出新局麵;絲麻紡織業繼續發展,出現了養蠶業和一些紡織新技術;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遠古水陸交通的發展,以物易物的交換範圍不斷擴大,開始出現專門為交換而製作的商品;與此同時,采集和漁獵經濟繼續做為農業經濟的重要補充,仍是氏族成員經常從事的生產活動。總之,新石器時代的經濟,在這一階段裏各個領域都發展較快,並加強了各個地域、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公元前3000年前後,中國的大部分地區氏族經濟發展到龍山文化時期。龍山文化的社會生產力比仰韶時期有較大地提高,經濟的發展十分顯著,尤其是手工業生產出現了許多前所未有的變化,從而逐漸改變著社會的結構和製度,為奴隸製經濟的出現鋪平了道路。由於沒有文字記載,龍山文化時期的經濟發展狀況隻能依據地下埋藏的當時氏族先民各種生產和生活的遺跡、遺物來說明。半個多世紀以來,考古工作者在中原地區發現了500多處這樣的遺址;黃河下遊的龍山文化遺址也有200多處;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發現的同一時期遺址也達數百處。從這些遺址所反映的情況看,龍山文化的經濟生產很活躍,農業和手工業都比以前有長足的進步,其中以黃河中遊的經濟生產成就突出,與自成體係的黃河下遊氏族經濟互相影響,互相交流,互相融合,成為華夏文明的主要淵源。長江流域在龍山文化時期生產力的發展稍落後於黃河流域,不過各地的發展並不平衡,相比之下,長江中下遊的氏族經濟發展較快,並在龍山文化晚期與黃河流域一樣,經濟體製和社會製度都發生了巨大變革,共同迎來了奴隸製的文明時代。考古發現表明,此時,中國大地上依山傍水幾乎到處都有當時人們活動的蹤跡,各氏族部落的先民用辛勤的汗水,創造性地開拓著遠古的中華錦繡江山。從10萬年前晚期智人,人類開始進入人類社會階段起,最早的原始部落母係社會,那時還算穩定,沒有出現了有規模之大小戰爭,進入原始部落父係社會以後,社會動蕩日益加劇,開始出現了有規模之大小戰爭,人類使用與破壞森林資源之速度日益加快,氣候升溫也在默然加速,估計那時候地球的最高平均氣候在15至28攝氏度左右。石器時代之原始社會是以親族關係為基礎的,人口很少,經濟生活采取平均主義分配辦法。對社會的控製則靠傳統和家長來維係,而無習慣法和政府權力。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出現產品的剩餘之後,就出現了貧富分化和私有製,原先的共同分配和共同勞動的關係被破壞,而被階級社會所取代,人類進入奴隸社會。人類社會是物質運動的最高形式,指人們在特定的物質資料生產基礎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動形成的各種關係的有機係統。由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形成了人類社會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經曆著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到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它的初級階段)這五種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這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的基本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