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秋,我回到闊別了六年的中國。
爸爸媽媽來接機,然後將我送到了S市的一處住宅區,並沒有回到W市,父母說常年在S市走動,這裏環境也不錯,不如就住在這裏。
我說:好。
乘電梯上了19樓,房子不錯,收拾得很幹淨,裝修得也很漂亮,九十多平方,給我一個人住足夠了。父母還一個勁地說如果不喜歡的話在哪裏哪裏還有幾處房子,可以去看下。
我說不用了,很好。
父母和我一起在住宅區旁的一家餐館用過晚餐後,媽媽問要不要留下來陪我。
我說不用了,一個人住習慣了。對父母露了一個歉意的笑容,我生性冷冷淡淡,一去國外就是六七年,父母如何要求都沒有回來過,這次要不是事生意外……恐怕此生都不會回來故鄉。
故鄉是什麼概念?不是出生的地方,不是買了房子的地方,而是象一幅積木,在你離開之後,一直有一個位置空著,直到你回來,它才變得完整。那是一種歸屬感,而我覺得,到處找不到屬於我的那個位置,在哪裏,都是多餘的……
父母非要給我留下兩萬塊錢,我說錢已經彙了一些回來,夠花了,他們還是堅持把錢留下走了,還說叫我去銀行開個戶頭,劃一些錢給我零花。
我洗了個澡,躺在床上,一下子也睡不著,開了電視,聽著標準的普通話,反而感覺有些奇怪,恍惚間竟然聽不懂它在說什麼。隻是讓它開著,從窗台上輕輕地吹來初秋的晚風,暖暖的撫摸著我……不知不覺間,我就渡過了回國的第一晚。
第二天,接了父母的電話,問了下好,請他們不用過來了,然後就開始下樓閑逛,小區挺大挺漂亮,出門後去一家點心店吃了碗麵,從另一扇大門回來時突然找不到自己那幢樓了,我記得從原先的大門進來右邊就是的。於是開始找大門,我發現我從來沒有方向感,同樣的兩扇大門我看了過兩三次,愣是沒有找到我要的那扇。再走下去就中午了,就算找到了又要出來吃午餐又要重新迷路,不如不找了。
於是心安理得地在大門口的布告欄裏看著,突然發現剛好我那幢有一間套房要出售,就拿出老媽給我弄的手機撥打了聯係電話。接電話的人很熱情,說馬上可以過來帶我看房,於是等了一會兒,一個年青人果然出現了,問了問我就開始帶我向27幢走去,居然很快,繞過一個環型小廣場就到了,坐電梯上了樓,居然停在了我們家那層,出來一看,原來是我家隔壁那套,便隨他進了房子,不停地聽他介紹房子的諸多優點。我心不在焉地點著頭,突然心一動,就掏出五千塊把定金付了。
青年顯然沒想到會這麼順利,很高興地請我去中介辦定金手續,說就在住宅區附近。我懶得去,叫他給我開了張收據拿了他的名片約了時間就把他打發走了。
第二天那青年如約來到大樓,發現我就住在隔壁吃了一驚。
我笑說這房是租的,覺得挺不錯的就準備買一間,於是下樓和他一起去中介辦了手續,也沒講價直接簽了合同並將錢一次性劃到他們的賬上,當場就拿到了鑰匙。
那個青年非常吃驚,說買房買得這麼幹脆的他還是頭一次看到。不過他向我保證這房子絕對物超所值。我笑,問他叫什麼名字。他說他叫小超,然後再一次地給我遞名片。我隨手接過說小超,你有相熟的裝修公司嗎?他連連說有的有的,於是直接叫他約了一起吃中飯。
來談裝修的是個高個子女人,姓董,北方人,看上去很豪爽的感覺。我說怎麼裝我來跟你們說,裝修的材料都要最好的,錢不是問題。小超開始大吹特吹我的直爽,然後一再地囑咐一定要好好裝修,估計介紹費也少不了他的。
吃完飯,小超愣是搶著付了賬,然後我帶著小董去看了房子,將大致的意思講了一下。
小董笑了笑,說要裝成這樣子倒很簡單,估計用不了兩周的時間。
那樣最好,我說,我也不喜歡浪費太多的時候在裝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