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年,李自成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
崇禎十六年,李自成在襄陽稱新順王。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
同年三月,攻克北京,崇禎皇帝在景山自縊,李自成下令予以“禮葬”。大順軍進城後京城秩序尚好,店鋪營業如常,民心所向,北京城很快安定下來。
李自成手下有人提議打擊查抄明朝官員,被李自成的侄兒李過,即當時的太子勸阻。後來朝廷便發出通告,歸順者皆可免罪。除部分官員自縊外,大半明朝官員皆歸順於大順朝。
曆史並沒有像原先那樣行走,明朝的官員沒有被抄家,吳三桂也沒有造反,大順朝依然昌隆,就在大順朝建立的第二年,永昌二年的年末,李自成與駐守山海關的將領吳三桂一同擊潰金國皇子多爾袞。
雖然李自成重傷,但金國退至關外。次年正月,李自成回京,封吳三桂為雲南王,其妻張氏為一品夫人。
朝代的更替總有一些犧牲,一些淪陷,蒼海桑田,前朝的帝王和諸侯都化為塵土,對於老百姓來說,還是平靜而穩定的生活更為重要。
“現在是正隆六年,當今皇上是李過李高宗的二皇子,英明勇武,長的很是英俊呢。,”虎子剛十一歲,還沒有變聲,所以聲音依然清脆。“啊,粥都涼了,元娘小姐快喝粥吧”
若汐跟虎子說已經能說話了,隻是有點記不清楚以前的事情,於是虎子跟若汐聊了一些若汐想知道的東西。
“嗯,虎子哥,你娘姓什麼呀?”若汐依然坐在床上,接過虎子遞過來的碗,道了謝,又要虎子講下去。
“我娘姓宋,我爹姓淩,後來我娘就嫁給了我爹……”
若汐噗嗤笑了出來,虎子坐在床邊半舊的紅木文房椅上,眨眨眼睛,摸了摸頭,想不出自己哪兒說錯了,就又說了下去
原來,宋嫂子是明朝官員之後,明朝滅亡後,宋嫂子的祖父就回老家了,雖說有二個田莊,也不是大地主,但也是一派官員作風,宋嫂子是庶出的,雖說也是家裏的小姐,卻因其生母生前家裏是開針線鋪子的,所以不受父親宋玉書的待見,宋嫂子不是缺衣少穿,卻常常連賞銀都掏不起,於是,常拿了自己的針線活讓小丫鬟去賣。
淩虎的父親淩秉正倒是江南的書香世家,但因連年戰亂,家道中落,隻讀了幾天書,考了個秀才;後來父親故去便來投奔登州的舅舅,舅舅是開針線鋪子的,又沒有兒子,隻有一女遠嫁,於是便讓淩秉正到針線鋪子幫忙。針線鋪子就開在宋玉書家附近,所以常收宋嫂子的針線,看到針腳細密,又偶有題詩,一來二去淩秉正就上了心,打聽了人家,舅舅便代其便上門提親。
“我娘的針線活可好了,等我以後有錢了,就給娘再開個針線鋪子”虎子把胳膊放在桌上撐著臉,眼睛閃閃亮亮的,
“好”若汐微微笑著將空碗遞給虎子;
虎子連忙接了過去,“你等等,我先去煎藥,等會再跟你說;”
“虎子哥你吃飯了麼?”若汐突然想起;
“吃過了,我一早就吃了,這粥是專給你煮的,劉大夫說你受了寒,要喝點粥湯養胃。”虎子又生了火,將藥罐放到爐子上。
外麵日頭很足,若汐小心的下了床,扶著半舊的紅木拱璧繩紋八仙桌向外走去。到了小院,看到一身青衣、束發於頂的虎子蹲在爐子前熬藥,院子裏慢慢飄滿了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