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初見(1 / 2)

劉大夫背著藥箱,不情不願的跟在一個胖婦人身後,走在竹林寺後院偏殿的遊廊裏,一臉的無奈。他本是治命救人的大夫,隻因為上一回方府的一個丫頭受了刀傷,便時不時的叫他去方府複診。其實就隻是破了點皮,在百姓家裏敷上些草木灰,連藥鋪都未必能進,卻讓他這個濟生堂唯一的大夫一趟一趟的跑。

這次可好,放著藥鋪裏的事情不管,竟讓他跟著來燒香,一路上無所事事,隻是跟著吃茶。劉大夫這次並不想來,但他本不是那會得罪人的性子,東家又多給了銀子,便不情不願的來了。

說起來這濟生堂在登州城雖然有名氣,卻隻是因為藥便宜,劉大夫人又好,雖然占了個好地勢,但東家朱老板卻不是那貪錢的買賣人,登州城裏都知道濟生堂比竹林寺和尚要普度眾生的多。

登州城裏的富貴人家卻看不上這濟生堂,如果是哪家貴人病了,一般都會去蓬萊書院旁邊的鶴年堂請那裏的耿大夫,耿大夫的祖父據說是前朝的禦醫,隻因牽扯到了宮中的事情自盡了,其父便攜妻偷偷的回了老家,開了個鶴年堂,一直給富貴人家看病。鶴年堂裏除了耿大夫,還有耿大夫的兒子,富貴人家的丫鬟下人病了都是這個小耿大夫前去問診。

劉大夫並不願意到這富人家裏給人看病,一來是不想得罪了鶴年堂,二來,這富人家裏的丫鬟下人,雖然身份還不如那街上賣菜的婦人,卻自以為是富貴人家,頤氣指使的多了去,還不若那做手藝活的來得客氣,劉大夫不情願也就說的過去了。

這方府又與其它富人家不同,聽說方府有個自家的大夫,卻隻給二公子一個人看病,雖然養一個普通的大夫一年不過幾百兩銀子,隻是這大夫想要醫術精進,想要出名,要麼就是給各種人治病,多學習研究,以求醫術精進,要麼就看好一個疑難,還要是個有錢人家的,這樣才能出名。可這隻給一個人看病,就不隻是銀子的問題了。

劉大夫搖了搖頭,都是大夫,待遇卻大不相同。

正想著,卻腳步一滯,原來是被帶到了一個小小的廂房,屋裏的人看沒有看清,就見一個女子在脫著鞋襪,忙低了頭不敢觀看。

“劉大夫”聽到聲音,劉大夫抬起頭來,原來是那個賣藥的小姑娘,她的哥哥站在身後,一臉的焦急。明朝時候裹腳很是盛行,大順朝開國以來,裹腳的人就漸漸少了,因而劉大夫見了若汐的大腳也沒有奇怪。

“敢問劉大夫可有帶紅花油?”劉大夫知道若汐懂些醫理,便不再多言,掏出藥箱裏的紅花油來,胖婦人便主動上前幫著擦拭。

“還是我來吧,我手輕”朱喜家的接過了藥瓶,幫著若汐擦了一會,藥油果然很管用,熱呼呼的,很是舒服。若汐稍活動了一下腳踝,竟然不怎麼疼了。

“果然好藥!”若汐雖然知道古代的藥都是份量十足的,卻也明白劉大夫帶紅花油跟街上賣的還是有所不同。

劉大夫也不謙虛,濟生堂雖小,卻也不是沒有好藥。便向著若汐點頭。“這是朱老板家傳的藥方所製,姑娘覺得好,這藥油就送給姑娘吧。”虎子聽了向劉大夫道謝,劉大夫擺擺手,又向著朱喜家的說道:“沒事,姑娘這還算不上傷,隻是扭到了,盡量別走動……”劉大夫雖不介意若汐的自作主張,卻也要向東家有所交待,便好生囑咐了些注意事項,就收拾了藥箱,告辭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