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十月,已經開始變冷,登州的西城門外,大批的災民聚集在城門口,幾個西山大營的兵士穿著破舊的盔甲,拿著長槍攔在城門前,進出城的百姓和商人也跟著受到了阻攔,一時間堵的嚴嚴實實。
靠著城門內的一塊空地上,眾人正聽著若汐對於災民的安置辦法,一個個竟聽的比學生還認真,李平的心裏蕩出一絲漣漪,自己什麼時候也可以這樣威風呢,他們對自己要麼是不屑,要麼是懼怕,連方老夫人也隻是疼愛,並沒有真正的信任過自己的能力,將事情交給過自己處理。
若汐一字一句說著自己的計劃,並沒有注意神遊天外的李平。
“如此多的災民,糧食的問題倒好解決,像徐大人說的,由縣衙帶頭搭了粥棚施粥,那些大戶人家也會爭相效仿,雖說不能吃飽,但也算能有個依仗,不會餓死人就好。但如何安置他們卻是個大問題,搭些棚子安置確是不妥,物料怎麼也不可能夠的。看這城門前的荒地卻是不小,若汐倒是有個主意,前些日子剛下過雨,土地仍然濕潤,想著倒不若學這竹林寺一般掘土而建,挖些大的壕溝,再在溝上搭些木板、稻草,可以省卻不少物料。又不似那簡陋的棚子,四處漏風不說,還很容易就塌了。”
看著眾人亮起來的眼神,想來大家算是接受了這個主意,隻是如何實施,還有待細細的討論。若汐想著方老夫人,卻不好再耽擱,便衝著李平道:“少爺,您說是吧?”
李平還正神遊天外,聽著若汐叫自己,便忙正色道:“如此甚好!”看了看眾人都很高興,自己卻不知道若汐說了什麼,隻好又掩飾道:“如此就辛苦兩位大人了,如果需要什麼,方府自當協助。”
兩位一聽李平都發話了,忙不及的都答應了。
“本官這就安排搭粥棚,另找些用於掘土的鐵器,找些勞力,再招募些災民來挖土。”徐治清聽了若汐主意,即為百姓做了實事,又挽回了自己的顏麵,喜不自勝。
“楊某也派些兵士過來挖土,另外,這安全的事情就交給俺老楊吧,老楊肯定把事情辦妥,不會有那尋釁滋事的人!”楊總兵拍了拍胸脯。
看著楊總兵一副義薄雲天的樣子,若汐又有些失笑,卻轉身從淩虎手裏取了煙袋鍋子遞給楊總兵:“好,那辛苦楊總兵了”
猶豫的接了自己的煙袋鍋子,楊總兵也有些尷尬的笑了。
“若汐還有一事,想在門搭個義診的醫棚,隻是這件事情可以稍後再辦,先把人安置了再說。”若汐沒有說死,就是怕方老夫人反對。
眾人又寒暄了幾句,若汐這才帶了李平回去。先讓李平上了車,若汐便到方老夫人的窗前回道:“老夫人,城外有大批的災民,聽得楊總兵說,那竹林寺現在也滿是災民,看樣子還是回府的好。”
馬車裏傳來老夫人低沉的聲音“前幾日去竹林寺打招呼的時候還好好的,怎麼突然就這麼多災民了?是不是出什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