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情定泰山(1)(1 / 1)

清晨,泰山腳下,晨霧靄靄,山腳下幾戶人家炊煙嫋嫋,冉冉升起的旭日被幾縷慘淡的雲霧遮蓋著,散發出微弱而和煦的光芒,山上河澗的流水緩緩地流淌著,不時地傳來鳥兒歡快的叫聲,周圍又散發出陣陣花香,置身其中如墜天境一般,不免讓人感到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這時一位魁梧英俊的少年突然闖進了這裏,顯得極為疲倦,滿臉的憂傷,一雙烏黑的大眼睛是那麼的黯然消沉,邁著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地向泰山山巔上走去,不大一會,那少年來到了一個懸崖邊上,停了下來。抬頭仰望著泰山這如夢如幻的風景,在他憂鬱的眼神中這些美景似乎是那麼的蒼涼,毫無生機。他又俯視著腳下深不可測的懸崖,那少年似乎沒有絲毫的恐懼,癡癡地向下望了好久,終於握緊了拳頭,閉上雙眼,不由得流出了兩行淚水,正準備縱身一躍跳入懸崖。

“公子!且慢!”身後傳來一聲清脆悅耳的叫聲。

那少年不由得轉過身去才發現時一位少女,和自己年紀相仿,一身農家打扮,那少年不知怎的,心中竟然泛起了點點漣漪和莫名的心動。

“公子,你是不是想自尋短見跳入懸崖來了結自己的性命呢?”那少女問道。

那少年望著那女子,顯得有些呆滯,沒有說話。

“公子,你既然都準備要死了,還有什麼可怕的,有什麼苦大仇深不妨在臨死前向小女子道訴一番吧。”那少女不免有些生氣。

那少年重重地歎了一口氣終於開口緩緩地訴說起來,“不瞞姑娘說,我叫楊忠,是西北邊塞重鎮武川鎮的一名軍人,也是弘農楊氏東漢太尉楊震的第十二代孫。”

那少年說到這那女子聽後不由得肅然起敬,羨慕地打量著楊忠。

楊忠又道:“姑娘,今年邊關六鎮大軍發生了暴亂,沃野鎮君主破六韓拔陵率六鎮大軍起事反叛朝廷,攻克了武川鎮,威逼武川軍人反叛朝廷,我父親是武川鎮的寧遠將軍,不願助紂為虐沒有參加叛亂,而是舉家避亂來到了中原,但不堪目睹叛軍凶暴肆虐的殘殺,便憤然召集流民組織武裝討伐進入河北的鮮於修禮統帥的六鎮義軍,可惜兵敗被殺,我驚慌失措死裏逃生來到了泰山。”楊忠的眼角中溢出了兩行渾濁的淚水。

“那你為什麼要自殺呢?”那少女不禁悲憫地望著楊忠。

楊忠早已經淚流滿麵,“父王被殺,全家被俘,叛軍又對我緊追不舍,前途渺茫,後無退路,天地之大竟無我楊忠容身之地,實在是萬念俱灰,心生死念。”

那女子聽著楊忠悲痛欲絕的訴說也不免暗自深深的同情楊忠的遭遇,望著生不如死的楊忠突然咬牙切齒說道:“將軍長得也算是相貌魁偉,堂堂七尺男兒,在小女子看來不過是個懦弱的小人,枉為楊氏子孫。”

楊忠聽罷不啻是大吃一驚,憤怒地望著那女子,“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你不同情也就罷了,居然如此狠心咒罵一個即將死去的人,好一個毫無心肝之人。”

那女子倒不以為然,繼續走到楊忠麵前伸展開雙臂,調皮地問道:“楊公子,人的雙臂展開便是一個字,你知道是個什麼字嗎?”

楊忠一臉困惑地望著那女子。

“公子,說啊,這是什麼字?”

楊忠緊鎖眉頭半晌才道:“應該是個大字。”

那女子不由得笑逐顏開,“公子還真聰明啊,不愧是名門望族出身,就是個大字。你知道這蘊含著什麼嗎?”那女子收斂了笑容,嚴肅地說:”楊公子,人活在世上腳踏著大地,就是說做人就要腳踏實地,頭上頂著一片天,就是要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公子,在這個亂世,人活著不容易,萬萬不可輕賤了自己的性命。特別是將軍,出身於將門世家,在這個兵荒馬亂的亂世,公子的身上更應該肩負起更多的責任,保家衛國和保護黎民百姓的責任,也應該擔負起結束戰亂實現天下太平的重擔,公子又怎麼能如此自尋短見,不要說愧對列祖列宗,公子到了九泉之下又怎能麵對為國殉節的令尊大人呢?公子,小女子淺薄,話說重了還望公子見諒,但我知道人的生命隻有一人,是最寶貴的,它不像這山中的花草樹木一樣冬天凋謝了,春天還會再開,還會複蘇。人一生下來便要承擔改造世界的責任和使命,公子,小女子再送公子一句話,天地之間,人為大。”

楊忠癡癡地望著那女子。

“公子情懷恍惚,百慮攢心,現在真的應該為自己的前程和歸途好好思慮一番。莫辜負了大好的青春年華。”女子柔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