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西域,流沙漫天。
滾滾塵埃,遮天蔽日。
一抹夕陽,照見晚霞。
萬道劍光,劃破天際。
無量劍氣,剛柔相濟,攻守乾坤,枯藤刺蟲,破天插雲,仿佛潺潺流水眷落花,又似熊熊烈焰皆焚化。
這般衝天劍氣,招招精妙,式式絕倫。
試問中土華夏,幾人有此精妙絕倫的劍法,何況是在這化外西域的番邦虜國?
奪目劍光緩緩消散,無盡流沙之中,浮現出五個唐人身影。
這五個氣宇軒昂的持劍之人,正是中土華夏的“劍宗五祖”。
為首一人,身高八尺,紫麵虯髯,大環眼炯炯有神,獅子鼻威風八麵,坦蕩蕩心胸寬闊,傲骨風正氣凜然。好似煙熏的太歲,火燎的金剛,同廟裏的鍾馗沒什麼兩樣。此人乃“劍宗五祖”之首,昔日三教九流八十一門總盟主,人稱“南陵真仙”的周大仙。
這第二人,身長七尺,麵如晚霞,紅中透潤,雙目帶秀,仙風道骨,不怒自威。隻見他頂門嵌美玉,光華四射,身穿白素袍,颯爽風流,穿雲步,腳下生風,混元氣,聚精會神。此乃“點蒼三大劍”之首,人稱“一輪明月”趙玖舟。
這第三人,千般嬌媚,萬種柔情,淩波仙子,步步生蓮,五色筆畫不盡霓裳羽衣,洛河弦奏不完百媚千紅。醉相思隻歎千歲難逢,人世間竟有佳人如夢。妲己之怨,少卻三分銀牙,褒姒之笑,還差一抹羞紅,西施浣紗,弗如蓮藕玉臂,貂蟬拜月,自愧柳葉眉心。她正是女中豪傑,“峨眉天劍”花蕊夫人。
這第四人,身高七尺,麵如敷粉,虎目龍眉,銀牙碎玉,唇似丹朱,細腰乍背,臂如鳳翅,彬彬有禮,相貌堂堂,昔日子都不過如此。誰見過宋玉,哪個是潘安,一曲蘭陵也枉然。此人乃青城派掌門,“青鬆長秀”青雲道長。“虛彌劍法”了一化萬,萬化歸一,以氣禦劍,氣貫長虹。
這第五人,身高五尺,鴛鴦臉,黑中透暗,暗中透紅,費仲的眉毛,尤渾的鼻子,董卓的眼睛,曹操的嘴唇,瘦骨嶙峋,鷹視狼步,雖說其貌不揚,卻是名聲不小,世人皆知“瀟湘夜雨”柳如煙,同天下第一神劍的瀟湘劍府,有說不完的恩怨,道不盡的情仇。
他們五個人可說是中土華夏,禦劍武修的活祖宗,故此也被世人為“劍宗五祖”。
若是有懂得禦劍的武修,能在他們麵前走上三個回合,還能握得住手中佩劍,便算的上是禦劍的高手。
塵沙散盡,一股涓涓細流,越過黃沙戈壁。
在五人圍成的圈內,又浮現出一個身影。
此人一身僧侶打扮,顯然是個出家的和尚。
這和尚年紀雖大,卻臉似孌童,紅光滿麵,英姿勃發,神采四溢,半點沒有廉頗已老的頹然之色。
老和尚靜立在五人之間,雙手十合,二目微閉,心無掛礙,達於神凝,驀然一動不動,此所謂凝則精氣神三寶能固。
六個人在一望無垠的戈壁上,就這樣靜默的對峙了許久,從烈日炎炎,到孤月獨明。
“哈、哈、哈、哈!劍宗五祖,果然名不虛傳。一路追逐貧僧至此,還真是難為諸位。”老和尚輕歎一聲,突然放聲大笑,咆哮聲劃破午夜的寂靜,延伸至無邊的天際。
周大仙虎目圓睜大聲喝道:“休要多言!鳩摩羅什,方今天下,四海升平。爾等異端邪理,謬我華夏蒼生。以至九州裂、四寇出、百姓苦、天下亂,聽爾邪說,亂人心誌,修爾邪道,精力寖衰。今日吾等,區區不才,願舍此薄命,替天下除害,為蒼生謀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