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李尚正在練功,聽到龍書記在隔壁喊他過去,隻好收了功,去聆聽領導的教誨。一進門見縣委辦的崔主任和龍書記正相談甚歡,叫著“崔主任好!龍叔好!”的時候,被崔主任拉到他身邊坐下,在長者般的握手拍肩後,崔主任認真地說道:“小李能幹!能叫我一聲崔叔嗎?”李尚忙站起身來,恭敬地叫了一聲“崔叔好!”。崔主任忙又把他拉到身邊坐下,用長者般的口吻拉起了家常話。龍書記說要去方便一下,起身出去上茅廁。屋裏隻剩下他們兩個人時,崔主任望著李尚,起身做了一個躬身提鞋的動作。看得李尚莫明其妙,因為他分明見崔主任的皮鞋好好的穿在腳上嘛。崔主任見李尚不解,又做了一個分解動作,躬身把左手掌放在左膝蓋上,左腿彎曲,右腿後伸,右手摸了左腳踝一下,回頭望著李尚問道:“是這樣的嗎?”李尚莫名,問道:“提鞋子非得這樣?”崔主任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拍著李尚的肩膀說:“小李沒真心把我當叔叔嘛。”
在崔主任說了昨天晚上和王書記的發現後,李尚心裏一陣苦笑,說真不曉得隊上還有這等事情發生。他對崔主任並不了解,自己又是一個黨員,哪敢承認這種封建迷信的事情。對脫險歸來看見一群社員在觀音神像的蓮台前為他禱告的事,他也還記得十分清楚,當時也確實說了一句“謝謝哪”,但那不是對神像說的,而是對那群善良實誠的老人和小娃兒說的。這兩年他拚死拚活的幹,很大一部分動力也源於此!對黨忠誠為群眾謀福利,是自已不變不悔的信念。不然真是枉披一張人皮!如今的李尚,還是一個青皮小子,但破四舊立四新,根除封建迷信的運動,那洶湧的勢頭,他是不會忘記的。盟誓三生石的舉動,本來是無可非議的,他也不敢有絲毫的表露。這崔主任可是上麵來的領導啊!
見李尚始終不肯承認,崔主任有些不悅,倆人都有些尷尬,一時也沒話可說。好在觀景台每天的必修課開始了,夏荷敲著揚琴,唱起了她自編的小曲來,歌聲委婉淒涼,卻充滿了愛意——
金鳳嶺上續緣,青龍河畔恩愛,郎君心海養荷花,嬌嬌是他最愛。
三生石前盟誓,盤龍嶺上祭拜,前世今生皆愛侶,來生還要恩愛。
崔主任被這歌聲打動得熱淚盈眶,待曲終後,感慨地說道:“這是你愛人小荷姑娘的歌聲吧?唱得感人啊!”李尚點頭說她每天早上起床梳洗後,第一件事就是彈唱這首小曲,然後才是奶孩子做早飯。崔主任笑著問道:“這盤龍石我曉得,在南浦城的長江邊,但是這三生石卻不知道在啥地方?”李尚接道:“在咱這青龍河邊呀。”還用手指了指觀音岩方向,說這是有史可查的。被愛情燒昏頭腦的小青皮,根本沒想到這崔某人昨晚上己經曉得三生石的事兒,此刻是在盜他,誘他說出一些自己想知道的情況。好在沒啥歪心腸;李尚當下繪聲繪色地擺起了自己當年山岩脫險的經過,但沒敢說出神遊龍宮豔遇青龍宮主的事來。隻說是路過三生石時想方便一下,無意中發現石上有字,為了想看清楚到底刻的是啥字,脫下濕衣服去擦拭,後來和夏荷訂婚後,為了表示兩人的至死不渝,確實去三生石前盟過誓,在盤龍石祭拜是為了告訴小荷已經過世的父母,我們要成家了,因為她父母是翻船失事的,但沒說她父母是誰。
崔主任的心思其實沒在刨根問底上,他嘴裏感歎著“沒想到小李還是位重情之人”,心裏卻在想著昨晚上的發現——這所謂迷信的事兒,還是有點道理的!這石峽自古本是僧侶眾多的地方,要不咋叫庵寺溝?那觀世音神像的蓮台下白雲飄渺,剛才他路過時,確實發現如此,隻不過算是有一點而已。反正自己的女兒要下到這裏插隊,等元旦節時再來一次。不信還搞不清楚!
聊到七點多鍾時,龍、李二人陪著崔主任去吃早飯。早飯統一安排在紙廠的小食堂。飯後,龍、李又到開工剪彩大會的主會場——石峽電影院去檢查會場布置情況。這所謂的電影院,其實也是剛建好的。隻是一處幾十根青磚立柱的茅草頂大棚,前麵有一個大的木板鋪就的舞台,舞台後是粉刷得雪白的牆壁充當電影銀幕,台下是一排一排的長條木凳,可以容納上千人的一個可以躲雨的地方。修建這個會場的建議,是林寶金的養女林春燕提議的,她能歌善舞,也清楚塘底火災是由於健康的娛樂活動沒開展起來造成的。她建議組織“******思想文藝宣傳隊”,經常搞一些文藝演出,也可以組織一些群眾性的“忠字舞”(如今壩壩舞的前身)。宣傳隊的排練和演出都在晚上抽時間,而且是義務的。李尚一想,反正要放電影和開大會,有一個固定的場所也好。沒建圍牆是為了能容納更多的群眾來看電影,反正也從沒賣過門票。於是便修建了這個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