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希望蘇媛把小柳柳帶在身邊,蘇媛同意了,她也想把女兒留在身邊,哪有母親不愛自己的兒女。
第二天中飯後,小倆口拜別家人,到宗家去辭行,順便接走孩子。新婚時,宗叔送的大禮很讓二人激動,因為這不是一般的禮物,是很沉很重的珍品——兩枚黨徽。如今就掛在他們的胸前。
當年有少先隊徽,共青團徽,並沒有黨徽。劉貴山主政南浦地委後,常委會決定:為了更好的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了讓廣大的人民群眾監督黨員的一言一行,由地委組織部統一製作黨員標識徽章,佩帶於胸前,接受人民的監督。
這徽章很醒目,分幣大小,紅色的鐮刀鐵錘綴在金色的徽章上,背麵有“南浦地委組織部”七個小字。
因為不是中央和省裏的統一部署,地委沒有硬性規定黨員必須佩帶。徽章製作成本也高,因為是銅質的,每枚成本達到一毛錢,又規定必須由黨費中支出。
李尚身為公社黨委書記,不知道地委組織部裏還有這寶貝。所以在婚禮上宗長青親自給女兒、女婿佩帶上徽章時,李尚是欣喜萬分。禮成後第一件事是向老丈人請求購買200枚,青龍現有黨員165名,工農業生產勢頭猛,群眾經濟好收益豐,黨員交的黨費自然增加。
雙手從宗叔手中接過紅色的小紙盒時,李尚小心的放在提包的底層,又檢查了提包的線縫,深怕有破漏的地方。翁婿也有一番意談,無非是工作上的事兒。
看看時間不早,已經到了乘車的時候,蘇媛也從爸媽住房出來,抱著女兒親了親,交給了媽媽,紅著眼眶走了。李尚不明白她為啥不把女兒帶走,他的脾氣是你不主動說我也不會主動提起,啥時想解釋由你。
搭這趟班車的許多乘客都是城裏人的打扮,不用就曉得是到石峽去的,隻有少數幾個人是青龍的社員。二人一上車,那幾位社員都高興的喊著“李書記好”打招呼。蘇媛在南浦是名人,見她上車,城裏人都向她行注目禮。聽到走在蘇媛身後的高個青年是李書記,大家又把目光聚集在他身上。車內頓時鴉雀無聲,一片寂靜。也許有人在羨慕金童玉女,也許有人在追憶傳說中的神仙眷侶,甚至還有人在質疑所謂的“三生石”吧?
車到青龍後,為了避開到石峽的那群城裏人,李尚一下車,領著蘇媛徑直向公社小院走去。李、蘇二人單獨在一起,傻子也可以從衣著打扮看出這是一對新婚夫妻。李尚想起了夏荷,麵對場上許多相識或不相識的人群問好聲,他真想找個地洞鑽進去。
“哥哥好!嫂子好!祝你們新婚快樂!白頭到老!”這李詠月的當街祝福,窘得李尚臉紅筋漲,蘇媛也是麵飛桃花,兩人麵對驚訝的人群,隻能一邊回著“好!好!”一邊落荒而逃。李尚暗罵這蘿莉有意弄了這一幕,是成心陷自己於不利......
過了很久,二人才恢複了心態,離開公社小院回到觀景台。夏荷沒想到他們會回來,聽到叫門聲,一聲歡呼來開了門。李尚見她手上沾有泥土,問她是不是又在栽菜?
院壩邊有一小塊菜地,還是當初建房時挑來的泥土,鋪在石板上的磚台裏,主要種點香蔥、蒜苗啥的。夏荷高興的說是在栽花,她下午帶著兒女去看了龍叔、彭姨的墳後,又到青龍潭去看妹妹和謝佳的墳。在潭邊看見兩株一紅一蘭的野花,覺得十分好看,就挖了回來。李尚好奇的走到菜地邊,看到荷池旁邊的兩個破瓦缽裏果然有一紅一蘭的兩株野花,很是養眼,自己也從未見過。就把提包交給蘇媛,幫著夏荷培土,又從荷池中捧水給花澆水。金色的鯉魚在他捧水時,飛快的遊了過來,李尚便把手指放在水裏讓它吮。
荷花過了開放的時令,幾片殘葉浮在水麵,箭葉隨風搖拽。夏荷餘興未盡,指著野花說:“哥看哦,這小蘭花多好看嘍,淡淡的,這麼多花,像星星似的。這紅花像一枝燃燒的火炬,奇怪的是咋個沒葉子?嬌嬌本來還想多挖一些回來,到處找了個遍,硬是沒找到。這兩株也不曉得是幾時長出來的,也不曉得這花叫啥名?哥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