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1 / 3)

馬車在下午的時候駛回聚城溫府,慕儀簡單梳洗過後便去了母親的房內恭領責罰。

臨川長公主一壁煮茶一壁漫不經心地瞥一眼跪在地上一動不動的女兒:“我也不是想怪你,隻是此事你做得太不周全,連個條子都不留,一個人也不帶就跟著騫跑出去,萬一出了什麼事,你的名節還要不要?”

慕儀頷首以示受教,長公主搖頭歎息:“去把班昭的《女誡》默錄一百遍。”

這是懲罰了。《女誡》全篇一千六百多字,一百遍就是十六萬字,罰得略過凶殘。慕儀卻心頭一鬆,無論如何,隻要母親還肯懲罰她,情況就不算太糟。

她一本正經地看著長公主:“諾。女兒還有一事相求。”

“說來聽聽。”

“女兒想請阿母應允,準我入端儀皇後舊居,在那裏默錄《女誡》,可好?”

長公主疑惑挑眉:“為什麼要去那裏?”

慕儀一臉誠懇:“自然是為了更好地追思先賢遺風,反思己身之過。”

長公主麵無表情地和她對視良久,慕儀努力睜大眼睛想向母親證明自己的無辜和真誠。最後還是長公主率先敗下陣來,無奈地搖搖頭:“不知道你又想搞什麼。想去便去吧。不過先說好,你想在裏麵看看或者別的都行,但不許胡來。”

“阿儀怎麼會在端儀皇後的屋子胡來呢?阿母多慮了。”慕儀一臉甜笑,直如要滲出蜜來一般。

所謂端儀皇後舊居,即是端儀皇後隨太祖皇帝離家前所居閨房,喚作昭園。端儀皇後年幼時,溫氏已是聚城富甲一方的官宦人家,子弟世代讀書入仕,雖不像如今這般顯赫權重,卻也是福澤綿延的簪纓世家。

端儀皇後乃是聚城溫氏那一代的長房嫡女,父親是一族之長,跟慕儀如今的情況倒是十分相似。也因此,她的閨房也是亭台樓閣,雅致敞亮。

慕儀走在回廊上,一壁打量周圍景色一壁道:“這地方我還是頭回來,環境倒是十分幽靜,地方很也寬敞。是完全保留著當年端儀皇後居住時的樣子麼?”

負責領路的李管事回道:“是。因為當年端儀娘娘留下吩咐,不許動這院子的一草一木。她在世時還曾回來小住過兩次,待到娘娘殯天之後,這院子也一直沒人動過。”

“當時這院子一共住著多少人?”

“除了中間那棟二層的小樓是端儀娘娘一人居住以外,其餘十二間屋子裏一共住了娘娘的一個傅母、兩個貼身侍女、四個可入房伺候的婢子、兩個廚娘、兩個針黹娘子,再並上四個侍弄花草的婢子一共十五人。哦,還有十來個跑腿聽差、灑掃庭園、做些粗笨事的仆役是不住在這院子裏的,隻是白天過來幹活兒,晚上去自己的房裏睡。”

也就是說,當時伺候端儀皇後的下人足足有二十幾個。溫氏如今權傾天下,這種規格在煜都溫氏不過是尋常嫡女的最低標準,受寵些的庶女若父親願意抬舉也能夠得上,慕儀自己的下人更是這些的三倍都不止,即便是在勢力稍弱的溫氏其他支族,這樣的排場也算不得什麼。但在一百年前,在當時隻是普通官宦人家的聚城溫氏,二十幾個人來服侍一個小姐,真真算得上隆重了。

“端儀皇後當年很得昌國公的喜愛麼?”她好奇問道。昌國公即端儀皇後之父,當年做主將溫氏其中一脈從聚城遷至煜都的第一人。

“這是自然。端儀娘娘美貌傾城,智計無雙,不僅是國公的心頭寶,更是當時名滿天下的美人!”李管事帶著一股驕傲說道,“端儀娘娘的美名,大小姐從前也該聽過才對,怎會有此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