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楊中寶: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2 / 3)

老爸說的話不一定全對,我現在都這麼認為,但是那天晚上,我還是感覺很窩囊,我感覺作為一個大學生不再是我的榮耀,而是我的恥辱。

楊中寶覺得自己幹的不錯呢,而他老爸卻覺得他給家裏丟了臉。

過去不代表未來

其實楊中寶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家夥,還是有兩下子的。當時之所以過的不滋潤其實是一直沒有找準自己的位置。在大學的時候,同班同學都這麼說他:“太有才了!”

那是2000年12月16日,大連電視台演播大廳人頭攢動,群情激昂,大連市十大高校“情係西部,愛國愛家”辯論賽決賽在這裏正緊張而激烈地進行。決賽在遼寧師範大學和大連民族學院之間進行。遼寧師範大學三男一女,民族學院是兩男兩女。一時間唇槍舌劍,妙語連珠,口吐蓮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精彩的演講贏得台下一陣陣熱烈的掌聲、歡呼聲、叫好聲……

大連民族學院的那個戴眼鏡的小個子堪稱全場最為活躍的辯手,此時正侃侃而談:

要創造未來,要超越夢想。

我曾經站在黃土高坡上沉思:周文王、周武王他們創造了周朝的八百年江山,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了中華大地,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這些都發生於當年的西部。然而,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過去的就讓他遠去,我們不能隻守著往昔的榮耀而失去下一個輝煌。快樂與夢想都將隨著時光的長河流逝,變成美好的回憶。我們必須邁開腳步,揮灑汗水,向新的目標挺進。無論道路上鋪滿的是鮮花還是荊棘,無論等待我們的是成功還是失敗,隻要我們奮鬥過,努力過,燃燒過,這就夠了。

……

最後,遼寧師範大學獲得“大連市十大高校辯論賽”冠軍,大連民族學院獲得了此次比賽的亞軍,而大連民族學院那個在全場比賽中最活躍的戴眼鏡的小個子獲得了此次辯論賽的個人最高獎——最佳辯手。為此,學院還為此人記二等功一次。

這個最佳辯手不是別人,正是本故事的主人公——楊中寶。而且,早在大一開學之初,楊中寶就獲得了“民族學院新生漢語演講比賽”第一名。

後來,楊中寶這個小個子到了連發商場之後,我參加了兩次他主持的婚禮,口才的確了得。後來我采訪他的時候還拜讀了他當年發表在《大連青年》上的文章,欣賞了他當年的演講稿,非常非常精彩。

然而,大學是大學,社會是社會。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大連也一樣,也不相信眼淚。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大連民族學院的確不是什麼名牌的大學,但是對韓廟鄉站南村來說,那無異於重點中學眼中的清華大學,能夠從那樣的小山村裏走出來已經非常不易了。如果沒有會賺錢的老爸,沒有當校長的老媽,走入大學校門簡直是不可想象的。當年考上大學別說父母驕傲了,就連一個村子裏的鄉親說起楊中寶哥倆都興奮異常,一個個為之唾沫星子四處飛濺。鄉親們感到自豪、驕傲,父母更覺得那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1999年8月25日,楊中寶背起行囊,告別家鄉、告別父母,漂洋過海直奔大連,那是他實現夢想的地方。汽車飛馳,楊中寶的美好憧憬也隨著汽車一起飛馳——直入雲霄的高檔寫字樓,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輕鬆自在的工作,讓人眼熱的高額薪水,漂亮而善解人意的嬌妻,裝修高檔豪華的住宅,自動變速的私家車……仿佛這一切隨著大學畢業都會很輕鬆自然地一個個實現。

然而,大學畢業生的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永遠都不止十萬八千裏。

2003年9月,曆經5個月快要跑斷腿的折磨——比當年老爸賣牛皮、賣牛肉還要遭罪的折磨,楊中寶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工作,邁開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步。

第一份工作是大連保稅區一家生產防鏽紙的外資企業,說是外資其實是一個歸國華僑的投資,企業效益並不是很好。寫字樓在生產車間的二樓,不像想象中的那樣直入雲霄;一個月的收入剛剛達到1000塊錢,誰看著都沒感覺到眼熱;工作既不輕鬆也不愉快;朋友倒是介紹了幾個漂亮而善解人意的美眉,一個也沒成為楊中寶的嬌妻……

愛情、麵包、住宅、轎車,什麼時候才能從自己的夢鄉走進現實的生活?每天蜷縮在工廠不足5000平方米的院子裏,像井裏的青蛙一樣,仿佛和外麵精彩的世界隔離了一樣,偶爾接到一兩個同學的電話,不是誰誰考上了公務員,就是誰誰準備下個月結婚,再不就是誰誰找到了一個特別好的工作……每一個電話都會讓楊中寶望著藍藍的天空懶懶地發呆半天的時光。

就這樣,在這家企業楊中寶鬱悶地幹了一年。

楊中寶辭職與李二爺剝蒜

2004年9月,楊中寶意外地得到英國一家企業的青睞,被任命為英國RS公司駐大連辦事處主任,說是辦事處,其實隻有楊中寶一個人,主要是處理RS公司在大連的一些事務性的工作,月薪5000元,每月房租費2000元,活動經費1000元,電話費500元,公司告知10月8日履新。

楊中寶都快樂抽了,與那個生產防鏽紙的企業說拜拜就拜拜,二話都沒說,那幹脆就是帶著歌聲走的:說拜拜就拜拜……9月30日,楊中寶正在為上班做著各種各樣的準備,這時他收到RS公司的一個Email,坐在電腦屏幕前,楊中寶別說有多興奮了,心想:一定是安排上班之後的一些具體工作,楊中寶興奮地搓了搓手,這才打開Email——一封讓人感到非常意外的信:設置大連辦事處的議題在董事會上沒有通過。一切都是水中月鏡中花,不過是空歡喜一場,而已。新的計劃泡湯了,原來的工作辭了,兩耽誤了。

聽了楊中寶的故事我哈哈大笑。楊中寶也笑。我們倆笑了一陣之後,楊中寶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問:“你笑什麼?”

我說:“我想起來一個特逗的故事,和你的故事一摸一樣,故事的名字叫李二爺剝蒜。”

“李二爺剝蒜?”

“對,李二爺剝蒜。”

從前,有一個光棍李二爺,特別愛吃餃子。鄰居每次包餃子都給李二爺送去一碗,時間久了甚至成了規矩了。這一天,鄰居家又剁餡包餃子,北方人吃餃子離不開蒜醬,李二爺聽到剁餃子餡的聲音,高興的什麼似的,拿出幾頭大蒜坐在自家門檻上就剝開了。鄰居家一看,哎呀!李二爺在剝蒜,看來今天他也包餃子,結果就沒給李二爺送餃子。李二爺剝完大蒜回到屋裏就躺炕上等著吃餃子去了。不知不覺就睡著了,睡夢裏夢見了熱騰騰的餃子,醒來一看漆黑一片,什麼也沒有。李二爺還納悶呢:今天怎麼沒給我送餃子呢?這就是李二爺剝蒜兩耽誤。知道不?什麼事情都要留有餘地,聰明不能過頭,機關不能算盡,不能滿打滿算。事情總是不斷變化的,不能自說自話,自以為是。

……

沮喪、無奈、氣憤之下,楊中寶來到了一家專營水泵的民營企業,負責推銷水泵。那是一種日本進口水泵,是一種高科技的東西,紅沿河核電站上都有他們經銷的那個牌子的水泵,但是那紅沿河核電站上的水泵是不是楊中寶推銷過去的,我就不知道了。

楊中寶在大學期間學的是環境工程,沒實際接觸過水泵,但是大學生學什麼東西上手還不快?幾天的功夫就把那幾種水泵弄得明明白白了,半年之後楊中寶就成了公司裏的頂梁柱了,銷售業績獨占鼇頭。

這時,經理對楊中寶已經開始另眼看待了,所有的銷售人員他來的最晚,但是他的職務最高,薪水最多,其他推銷人員解決不了的業務楊中寶能解決,其他推銷人員拿不下來的山頭,楊中寶能拿下,楊中寶似乎從工作中找到了一點快樂的感覺。

這時又發生了一件事情,對楊中寶的刺激挺大:

那是2007年8月,我和另外一個業務員代表公司到大連會展中心參加展覽會,傍中午的時候會展中心的工作人員給我們送來兩張用餐券,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肯定是午餐的餐券,隨手就揣兜裏了。剛11點半,我們急忙收攤打的去用餐,結果酒店裏根本看不到一個我們參展人員,一打聽才知道餐券是晚上的。我們兩個一商量,幹脆午餐也不吃了,等晚上一起吃算了,自己還可以省下公司給的二十元誤餐費。

晚上,我們兩個最早來到酒店,餓啊,早晨怕遲到什麼也沒吃,午餐為了節省二十元錢也什麼都沒吃,正好晚上飽餐一頓免費的。我是回民,有四道菜是專門為我上的,反正彼此都不認識,管他三七二十一呢,菜一上來我悶頭就猛勁往自己嘴裏扒拉,正吃的來勁呢,和我一起來的業務員用腳碰了我一下,我抬頭看了他一眼,他卻一點表情也沒有,我以為可能是人多不經意間碰到的,也沒在意,低頭稀了呼嚕繼續往嘴裏劃拉,真好吃,都是我從來沒吃過的東西,也叫不上什麼菜名,也沒心思去想菜名那些事,隻一門心事往嘴裏填。這時和我一起來的業務員用腳又碰了我一下,我不解地抬起頭斜視著看他:“快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