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尾聲部分
1
漫長而寬闊的走廊裏布滿了一堆堆的球狀探測器,星河小心地貼著牆根遊走,以避開它們那範圍更大的球狀探測區域。好在這些不具備智力的家夥們沒長眼睛,所以能夠坦然地接受星河在它們身邊大搖大擺。
照理說作為一名人類,星河再高超的算計本領也敵不過探測器的上級指揮——電腦——高明。之所以能達成目前這種“和平”,玄機全在星河手裏——他也持有一個小一號的電腦裝置,這才能在敵方的通道裏知道哪裏該走,何時得停。
原則是這樣的:球狀探測器們的探測範圍有限,其“探測球”部分的直徑基本上是自身直徑的兩倍。但由於走廊相對於球體們那胖胖的身材來說還算寬敞,因而它們的探測區域不能予以全部覆蓋。這樣星河就可以穿梭遊走於這些空隙當中。盡管它們運行的路徑並不規則,但由於手裏拿著小型電腦,星河就不用自己費力去估算它們的軌跡,隻要聽命於小電腦夥伴“前”“後”“左”“右”的方向指令即可。
一路平安。
這是最後一道程序了。在緊張地穿行中,星河也有鬆懈的時候,他不禁在心裏回想起此前的一幕幕驚險。過了這一關就萬事大吉了,這將是整個行動的尾聲。
前麵的計劃雖不是一帆風順,但也還算完滿。這份重要情報幾經周折,終於落到了星河這倒數第二站手裏。而他的任務就是把它安全徹底地送出敵占區,剩下的任務就會由例行傳遞者——比如太空中的衛星之類——直接報往總部。
地球與薩格星的戰爭狀態已經持續多年了,結果戰火時燃時熄,可冷戰中的間諜行動卻沒有一天假期。不過在此行徑中人類頗感不盡如意,這是因為薩格人的電子設備高人一等,而我們的同胞在這種技術背景下被頻頻曝光,屢屢失手於那鋼鐵、塑料與電子的集合物。而在拋出了大量的機器同誌之後,人類現在就隻剩下真人間諜了——血肉之軀赤膊上陣,星際戰爭讓這個古老的行業重新煥發出了青春。
地麵開始變得凹凸不平,探測器顛簸起伏,宛若一群半空中冉冉上升的氣球,想必探測範圍的空間區域也在來回改變。星河深一腳淺一腳地跟著變換位置,同時回憶也時斷時續。
這一段基本平靜,故事主要將發生在出門前的那一段路上。
2
流體總是在狹窄處流速最高,它們開始互相擁擠起來。而對於星河來說,這一狀態的改變卻意味著極大的危險,因為這些探測空間之間將不再存在縫隙,這樣唯一的後果就是被對方發現。
當初決定這樣混出去的時候,可沒想到會有眼下這一幕!
薩格人對後方的控製十分嚴密,因此負責這項情報的傳送小組曾幾次險遭不測,萬幸的是都勉強脫身了。輪到星河這一步時,經過有關人員的反複籌劃,才想到這樣一個大膽而巧妙的方法。
這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因為除此之外很難找到沒有薩格人把守的道路。當然這些自動裝置也不含糊,它們雖然不負責沿途的安全保衛,有些甚至幹脆就是將要退役回爐的“老弱病殘”,但自身功能卻不曾丟失,如果半路上發現了個把對手那是決不會聽任不管的。兩害相權取其輕,計劃人員和行動人員——也就是星河本人——一致認為,和感覺敏感但不具意識的機器打交道,遠比與感覺遲鈍但狡猾詭詐的外星智慧直接交鋒來的保險。基於這樣的理由,星河就跟著這群圓圓的土豆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