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兒科(一)(1 / 3)

小兒急性扁桃體炎

大黃貼敷方

[功能]清熱解毒,涼血逐瘀。

[主治]小兒急性扁桃體炎。

[用法]取生大黃20克,用爐火把泥瓦塊燒熱,將生大黃放置瓦上焙幹,研細末裝瓶備用。每次取藥末1/3或1/4,用食醋或茶水調成糊狀,攤於白布或綢帶上,貼敷腳心(男左、女右),包紮8小時便可,每天1次,連續3~4次。

[療效]治療30例,有效率100%,治愈率94%。

[案例]杜某,男,2歲。其父述患兒因感冒發熱,曾到某醫院查治效不佳,而來我所求治。診見患兒麵紅,舌質紅,苔薄白兼黃,脈數。體溫38.5℃,兩側扁桃體Ⅲ度腫大,未見白色分泌物。心髒聽診未聞異常,兩肺呼吸音粗,未聞幹濕FDA3音。囑其父用上方治療,3天後來告扁桃體腫大已痊愈,體溫也恢複正常。

[來源]王騰千,等.中醫藥研究,1991(1)∶37

[按語]急性扁桃體炎是小兒常見病,中醫認為多由外感風熱邪毒與脾胃積熱搏結於喉所致。大黃粉外敷治療本病,既可奏清熱解毒、釜底抽薪之功,又無苦寒之品戕伐正氣之虞,值得推廣應用。據孫紹民等(《中西醫結合雜誌》1987年第11期695頁)報道,用單味大黃飲治療40例小兒和兒童化膿性扁桃體炎,總有效率為85%,用法:取生大黃6~9克,放入茶杯內,用沸開水150~250毫升沏泡,待水溫降至溫涼可口時即可飲服,服完2小時後,原藥再用上法沏泡1次,用法同前,可加冰糖調味。用量:2~4歲每劑6克,每天1劑,每次沏泡150毫升;5歲以上每劑9克,每天1劑,每次沏泡250毫升。此法較上方簡便,特錄之供參考應用。

一枝黃花飲

[功能]疏風清熱,解毒消腫,散瘀止痛。

[主治]小兒急性扁桃體炎。

[用法]取一枝黃花鮮品30~60克或幹品15~30克,水煎,代茶飲。另用一枝黃花鮮品適量,搗爛絞汁,加食鹽、醋少許拌勻,徐徐含咽。治療期間不用抗生素。

[療效]治療300例,服藥1~3劑治愈者204例,4~6劑治愈93例,無效3例。

[案例]張某某,女,4歲,1985年9月25日診。3天前因發熱、咽喉腫痛,經西醫治療,收效不顯。刻下發熱微惡寒,頭痛身倦,咽喉紅腫,灼熱疼痛,吞咽困難,口渴欲飲,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檢查:咽部充血明顯,扁桃體Ⅱ度腫大。化驗:白細胞18×109/升,中性粒細胞0.90,淋巴細胞0.10。診斷:急性扁桃體炎。證屬風熱邪毒,搏結咽喉,氣血壅滯。治宜疏風清熱,利咽消腫。藥用:一枝黃花30克,水煎,分5次服,每天1劑。服1劑熱退痛減,服完3劑,扁桃體腫大已消,餘症均平,血常規複查正常。

[來源]趙偉強,等.四川中醫,1990(1)∶48

[按語]一枝黃花味辛、苦,性涼,具有疏風清熱、解毒消腫、散瘀止痛的功能。民間常用於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疔瘡癤腫,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等病症。現代藥理研究提示:本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綠膿杆菌及舒氏、宋內氏痢疾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故用治小兒急性扁桃體炎能收佳效。本品的常規用量:成人是9~15克,鮮品可用至30克,小兒酌減。上方小兒的用量超過成人常規量的1倍,且有文獻記載過量用藥可引起萎靡,運動障礙,呈現麻痹狀態,重則引起狂躁。故使用上方時須注意觀察用藥後的反應。

流行性腮腺炎

青黛粉方

[功能]清熱解毒,涼血。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青黛粉30克,加食醋適量,調成糊狀,塗於塑料布上麵,敷貼患處,每天2次。藥物以臨用時調配為宜,敷藥麵要大於腫脹局部範圍,否則影響療效。

[療效]治療138例,年齡最小8個月,最大41歲。其中敷藥2次痊愈67例,4次痊愈65例,5次以上痊愈6例,治愈率100%。一般敷藥後10~30分鍾局部疼痛明顯減輕,8~36小時體溫退至正常,16~72小時腮腺腫脹消退。在治療過程中未發現並發症及副作用。

[案例]劉某某,男,15歲,於1984年3月26日晨因發熱、兩耳下腫痛就診。患者於3日前起感兩耳下腫痛,吃飯時加重,活動受限,伴發熱,頭痛。查:體溫39℃,兩腮部腫脹明顯,3.5厘米×4.0厘米,觸痛(+),兩腮腺管口紅腫,壓之無分泌物流出。化驗白細胞正常。有流行性腮腺炎密切接觸史。經用上方,約10分鍾後自覺疼痛明顯減輕,9小時後退熱,體溫36.7℃,至夜間12時許腮腺腫脹消退,共住院3天痊愈出院。

[來源]段茂芳,等.中成藥研究,1987(10)∶42

[按語]青黛味鹹,性寒,歸肝經。功能清熱解毒,涼血,定驚。用治溫毒發斑,血熱吐衄,口瘡,喉痹,小兒驚癇等病證。本品治療流行性腮腺炎,1990年版《藥典》已予收載。流行性腮腺炎中醫稱為“痄腮”,是由風溫邪毒引起,以發熱、耳下腮部腫痛為主症的急性傳染病,多見於小兒,成人亦有發病者。段茂芳等用上方治該病療效極高,值得推廣應用。惟青黛溶水調外塗治腮腺炎已有引起接觸性皮炎的報道,醋調外敷雖未見此類不良反應,也宜注意為妥。

鮮土牛膝方

[功能]清熱解毒,鎮靜止痛。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鮮土牛膝,水煎服或代茶飲服,3~4歲患兒每天50克,5~6歲患兒每天80克。

[療效]治療80例,顯效(服藥1~2天,腮腺消腫明顯,體溫恢複正常,腮腺管口紅腫消退,精神飲食改善)72例;有效(服藥3~4天腮腺開始消腫,腮腺管口紅腫好轉,體溫逐漸下降)6例;無效(服藥5天症狀及體征改善不明顯)2例。並設普濟消毒飲對照組85例,兩組療效比較P<0.01,結果有顯著性差異。

[案例]張某,女,4歲。惡寒發熱1天,體溫39℃,右側耳垂下呈彌漫性腫大,疼痛、觸痛,咀嚼時疼痛明顯,頜下腺及頜下淋巴結腫大,頰內腮腺管口紅腫,苔黃少津。經服用鮮土牛膝50克煎劑,32小時後體溫降至正常,腮腺管口紅腫消退而愈。

[來源]楊運星.湖北中醫雜誌,1994(5)∶4

[按語]土牛膝為莧科植物牛膝的野生品種,性味、歸經與牛膝略同,其功能以瀉火解毒見長,現代藥理研究提示本品有抗菌消炎作用。流行性腮腺炎乃感受風溫病毒所致,故用本品有效。楊運星在臨床觀察到,單味鮮土牛膝煎劑對“痄腮”的療效,明顯優於普濟消毒飲對照組,且煎劑無苦味,患兒可當茶飲,真乃簡便良方。

野菊花飲

[功能]疏風清熱,消腫解毒。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野菊花15克,清水煎湯,代茶飲,每天1劑,連服1周。

[療效]治療56例,痊愈(服藥3~7天後,腮腺腫大及其他症狀均消失)49例;好轉(症狀明顯好轉,腮腺腫大漸消)5例;中斷服藥者2例。

[案例]劉某,男,5歲,1976年4月10日診。高熱寒戰,體溫40℃,腮腫痛,周身酸痛,不思飲食已2天。診見:兩側腮腺紅腫如雞蛋大,蔲痛,開口及咀嚼時疼痛更劇,吞咽困難,伴惡心嘔吐及右側睾丸明顯腫脹,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診為“痄腮”。服上方3劑後,兩側腮腺腫大減半,寒熱全無,嘔吐亦止,食欲漸增,睾丸腫脹消失。守原方繼服4劑,諸恙全除。

[來源]萬桂華.廣西中醫藥,1983(3)∶11

[按語]野菊花為菊科菊屬植物野菊的頭狀花序,味苦、辛,性微寒,歸肝、心經。功能疏風清熱,消腫解毒。傳統用於疔瘡癰腫,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等病症。現代文獻已見有治療呼吸道炎症、胃腸炎、泌尿係感染、高血壓病、宮頸炎及預防流腦的報道。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抗病毒、抗菌作用,故用治流行性腮腺炎是非常合適的。惟本品煎劑成人常規用量為9~15克,上方15克用於小兒已屬超量,若出現胃部不適、食欲減退、腸鳴腹瀉等消化係統不良反應時,則應停用上方改用他法治療。

小兒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柏子仁香油

[功能]收斂,止血,消炎。

[主治]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用法]取柏子仁10克,烘幹,研成極細粉末,加香油適量調成稀糊狀,將藥油裝入滴鼻淨小瓶中。先用雙氧水洗拭淨患耳膿液,然後患耳朝上,將藥油滴入耳道內,每天早晚各滴藥1次,每次3~4滴,滴完後扯耳輪活動幾下,以使藥油進入中耳。如有發熱等並發症,則應給予退熱或其他相應治療。如無並發症,可單用上方。

[療效]治療14例,均愈。一般用藥3~5天即可痊愈。

[案例]王某某,男,2歲。因左耳流膿2天來診。查體:左耳有膿液流出,外耳無紅腫,亦無牽拉痛及壓痛,鼓膜因不配合未能查清,診為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經用上方5次即愈。隨訪5個月無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