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22日晚,漢城一夜間有129人在睡夢中死於不知名疾病。死者多是老弱病殘。事後經過短短不到一周的調查,漢城市疾病控製中心宣布他們死於變異性流行感冒。寧秋闌、寧夏初兄弟倆的父母也死於那一次事件中。盡管他們事後多方調查,但毫無結果。
當時在此事件中有著種種壓力。明地暗地,有著龐大的勢力將此事強行壓了下去。但是129人死亡,死因不明,調查結果又草草了事,這又如何能讓死者的家屬心服?
死難者的家屬們自發組織了一個小團體,曾在事態平息後調查過一段時間,但他們本就是一群烏合之眾,雖然職業涉及到各行各業,但群龍無首,又不懂調查技巧,又哪裏能查到什麼?
但在2000年12月末,在私下仍有聯係的死難者家屬被暗中招集起來,組織者名叫劉墨城,是漢城日報社的一名記者。他聲稱經過自己半年多的調查,午夜流行感冒殺人事件是一場謀殺,是一個自稱“博士”幹的。他研究了一種生物病毒,為了做人體實驗,所以在公共場合將病毒放出,在過了潛伏期後,感染病毒而且抵抗能力差的人因此死亡。但他不清楚這個叫“博士”的真實身份,所以要求大家成立一個組織,共同對付“博士”,並且為組織起名叫火炬木小組。為保密身份,他們為自己起了代號,為首者按負責調查參與度的大小,以英文字母為序排下去,就是A、B、C、D……其他要求參與組織的死難者家屬沒有代號,但在調查過程中需要他們時,小組中擁有代號者可以向他們求助,無代號的組織成員如無借口,必須無條件執行命令。
隻是奇怪的是,組織者劉墨城的排號居然才是B,沒有人知道A到底是誰。
然而火炬木組織成立後,關於“博士”的下落並沒有任何實質進展,慢慢的,組織的活動逐漸減少,直到消沉。人們都對查出真相不抱希望了。
2006年12月10日,劉墨城突然通知了組織內所有成員,有“博士”的最新下落了。於是火炬木小組再次活躍了起來。在討論如何對付“博士”時,小組內居然分成了兩派,而一向附和劉墨城排號緊次於他的成員C,居然極為激進,建議在找到“博士”後動用私刑讓他以死向所有死難者謝罪。由於是C主動提供了“博士”的新消息,再加上他說得極為煸情動人,所以組織內有不少成員都站到了他那一邊。保守傳統建議把“博士”交給執法部門處理的劉墨城也有自己的一派人,所以火炬木小組在實質上分成了兩派。
韋鵬飛在組織內排號為E,知曉不少內情。他親近保守派,但劉墨城卻要他裝作激進派,與C交好,想探聽到C為什麼態度大變,又從哪裏得到“博士”的最新消息。
在一次酒後,C被蓄謀灌醉,被韋鵬飛一激,透露了真話:關於“博士”的下落,是一個女人主動提供給他的。那女人會定期給他提供關於“博士”的消息,但條件是在行動中要聽她的指揮。
韋鵬飛將此事告訴了劉墨城。之後,12月24日晚,劉墨城組織了一次行動,打算在晚上闖入銀霄大酒店的水晶閣,綁架一個叫簡綠竹的警察,據說這個女警察知道“博士”的下落。關於這次行動,組織內有許多異議,綁架是重罪,綁架一名女警官更是罪加一等,這樣做是否違背當初大家成立火炬木小組的原則。但最後還是劉墨城一錘定音,129條人命呐!為了查明真相,為逝者報仇,所有的罪都由他來頂。他就當了這主謀,並征求自願參加者。最後他在誌願者中挑出了五名機警的年輕人,又不知從哪弄來了幾把槍,最終成行。
這次活動,保守派的首腦隻有劉墨城參加,他並沒有上樓,隻是開了一輛麵包車在樓下等待接應他們。但沒想到事故突發,水晶閣爆炸,人群哄散,劉墨城立刻坐電梯上樓,在火場中隻找到了那幾把槍,自己的人卻一個都不見了,他隻得將槍全部放進垃圾袋中,然後攜槍倉皇逃離現場,差點與消防隊員撞個正著。
劉墨城下樓後立刻開車逃走,在半小時後,他接到了一通電話,沉痛地向大家宣布:此次行動,火炬木小組損失了五名組織成員,他們與水晶閣中所有人員一樣,都神秘失蹤,下落不明。
經此一役,保守派元氣大傷,劉墨城極為自責,再也不敢提出任何行動的建議。但劉墨城卻對簡綠竹的下落了如指掌,知道許多常人根本不可能知道的情況。
“所以,”韋鵬飛一氣說到這裏,吐了一口氣,總結道:“我認為劉墨城背後有人指使,那人應該就是A,是火炬木小組真正的組織人,也是非常了解簡綠竹那個案子的知情人,極有可能就是你們警方內部的人。而C身後也有一個女人指使,那個女人很可能對‘博士’極為了解。”
“那麼,係列綁架案不是你們做的?呂小京命案,慕容翠珊、劉小眉命案,度假村夜襲案,從雕山綁架簡綠竹並把她帶到工業園拷問,夜闖簡家殺害簡綠竹父母並放火焚屋,還有昨天中午闖進雕山木屋都不是你們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