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包括父親豐子愷著《藝術漫談》(上海人間書屋1936年10月初版)全部篇什和《率真集》(上海萬葉書店1946年10月初版)中九篇有關藝術和人生的文章。桂林民友書店1944年初版的作者著《藝術與人生》內容與上述的《藝術漫談》基本相同。據此,本書定名為《藝術與人生》。
總的說來,文章以中學生為對象。作者以淺顯的語言與青年學生談藝術,談人生,讓他們對藝術的方方麵麵有所了解,從而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
這些文章,在作者結集出版之前,大多曾發表在1935年和1936年的《申報》上,也有發表在當時的《中學生》、《浙江青年》、《宇宙風》、《論語》、《新中華》、《文學》等刊物上的。
作者的這些文章寫於半個多世紀之前,書中所用術語和人名,不免與現今的譯法有些出入。我在校訂時將人名、地名中的舊譯名一一改為現今通用的譯名。又,對於基督教的教堂,舊時對照中國佛教名稱而譯作“寺”、“寺院”;對於基督教教徒、教士等,則譯作“僧侶”。現為方便讀者,我在校訂時徑改為“教堂”、“教徒”等。我還在讀者可能不理解的地方加了一些注釋,並將書中出現的譯名以中外文對照的方式編成一張“譯名表”,以供讀者查閱。
豐陳寶200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