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常識一本通2(1 / 1)

第二節 貨幣可以做什麼

一、價值的衡量

知識精要

價值的衡量是貨幣執行價值尺度的具體體現。

操作要點

貨幣做價值的衡量時所體現出來的特點有以下幾方麵。

? 貨幣做價值的衡量時隻需要觀念上的貨幣就可以了,並不需要實實在在的貨幣。

? 貨幣做價值的衡量時不需要實質貨幣,但是又必須依賴於現實中的貨幣。

? 貨幣做價值的衡量時就好比上層建築,而實實在在的貨幣是經濟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 貨幣做價值的衡量時,把各種不同的商品轉換成貨幣的價格形式,來體現出商品的價值。

特別提醒

有貨幣做價值的衡量,人們才會有方便的交易。所有可買賣的商品,都可以

直接轉換成貨幣,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值多少錢。

二、價值的實現

知識精要

價值的實現是貨幣發生具體的購買行為時表現出來的作用。

操作要點

價值的實現就是消費者使用貨幣購買到了或者兌換到了自己所需的商品或服務。貨幣作為價值的實現多依賴以下三方麵的支持。

? 價值的實現需要實實在在的貨幣。

? 價值的實現需要讓渡貨幣的所有權。

? 價值的實現還在於滿足人的心理需求。

特別提醒

貨幣價值的實現也有貨幣衡量的影子,因為隻有衡量了,才能夠確定使用貨幣能否實現價值,能否滿足人們的需求。

三、價值的保存

知識精要

貨幣做價值的保存,是貨幣執行貯藏手段的具體體現。

操作要點

貨幣做價值的保存多發生在金屬貨幣時代,在紙幣時代也以各種形式保存貨幣。人們使用貨幣做價值的保存多是考慮以下幾個方麵的原因。

? 存儲購買力,保存貨幣,滿足今後的基本生活需求。

? 預防性的貨幣保存,應對未來的種種不確定性。

? 貯藏財富,做增值保值之用。

? 留有貨幣,等待機會進行投機。

特別提醒

貨幣做價值的保存就暫時停止了在市麵上的流通,現在是紙幣時代,如果不是為了應對生活的必需和預防,保存紙幣並不可取。因為紙幣隨著數量的增多是必然會貶值的,比較理想的情況是把紙幣轉換成足值的黃金進行價值的保存。

四、價值的轉移

知識精要

價值的轉移,是指貨幣作為財富的代表在不同的個體間流動。

操作要點

貨幣做價值的轉移在很多方麵都有體現。

? 遺產,個人的財富作為遺產留給自己的親屬或信得過的人。

? 借貸,暫時轉換持有人。

? 跨區域流動,國、省、市之間的貨幣財富流動。

特別提醒

貨幣作為價值的轉移,表示人們對貨幣的一種認可,移動的範圍越大,表明此種貨幣的使用範圍越廣,國際性程度越高。金屬貨幣時代,金銀可全球流動, 處處彰顯它的價值。紙幣時代,大都是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