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
“高易?”
高易疑惑的看看信號,滿格!
“我是。”
“你不是上飛機了?”
“墜機了,我和所有中國乘客泡在海裏,你幫我打電話求助吧,在日本海域,北緯31度26分23秒,東經140度03分01秒,正在隨對馬暖流向偏南方向以1-2海裏每小時的速度向日本須美壽島靠近,你們來的晚了我們就搶灘登陸,宣布對此島的占領,為了避免國際糾紛,請速聯係日本當地政府,對我們施行救援。”
“去你的,怎麼活過來了,昨天還一棍子打不出來一個屁來。”唐駿哈哈大笑。
“找我什麼事?”
“知道李根國嗎?”
“知道,私募大佬,進入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的那個,有十幾億身家吧。”
“昨天在證券總會雷德和李根國在那裏見了麵,談了很長時間。”
“行了,改行當間諜了!”高易取笑唐駿,但心裏知道,雷德選擇和李根國在證券總會見麵,而雷德又知道自己和王彥的關係,即使唐駿沒見到,王彥也會告訴自己,雷德就是做給自己看的。
李根國是私募大佬,也是PE投資和二級市場投資的兩棲動物,自2005年起抓住國內股票市場的幾次脈搏跳動,投資了幾個PE項目,自此風生水起,從一個僅僅靠管理家人、同鄉、朋友的浙江人一躍成為土生土長的私募大佬。其精明的投資頭腦在高易看來,勝過很多人,現在的圈內地位沒有一絲水分,和那些同為浙江人的所謂的劉曉人這樣的“天使大哥”根本不具可比性。單就2008年9月份與深國投合作推出一款陽光化私募信托產品這個時間點,事後回過頭來看,才知道李根國觸覺的靈敏,其建倉的頭兩個月正是中國股市這輪起伏的底部。
李根國這類人完全不同於內幕策劃人,內幕策劃人是主動出擊,把握主動權,操控股價漲跌,但是李根國卻是一個守株待兔的人,在大勢走向和重大政策中尋找機會,其核心資產成長正是靠著股權分置改革期間在招商銀行和國泰君安的金融股權投資,以及2006-2007年的二級市場大牛市,這是李根國低調崛起的黃金時期,但無疑,李根國眼前同樣沒有錯過2008年底到2009上半年的這次行情。
李根國和高易可以說是金融圈子的兩類人,以前幾乎沒有交集,但現在卻又的的確確碰撞到一起。表麵看來似乎是雷德刻意為之,但實際上高易知道,這是雷德早晚要用到的牌。
高易提出的新的內幕策劃人策劃框架協議引入了次要金主的概念,而這部分金主資源正是私募圈子通過陽光信托募集資金的主要對象,以前的這部分金主因為資金量小,金主成分複雜根本沒有和內幕策劃人合作的機會,現在在新的策劃框架協議下有了機會,而內幕策劃人遠比私募更加誠信可靠,新的策劃框架絕對保證金主的固定高額收益,而私募那種不保本的模式根本不具有競爭力,更重要的,內幕策劃人的成員素質比較穩定,而私募圈子魚龍混雜,水準千差萬別,也影響到這類金主的資金投向。
李根國被大家稱為私募大佬,有了圈內地位,自然就要承擔一定的私募圈子的責任,而李根國本身的發展方向也是由投資公司轉向資產管理公司,要建立一個資產管理平台吸納資金進行更廣泛的投資,而去年9月份的信托產品就是一個嚐試,緊接著12月又發行了2期,這樣的步伐不可能停下來,對著資金有著極大的渴求,那麼高易提出的內幕策劃人新的策劃框架協議就是他腳下一顆絆腳石,心中的一根刺。
唐駿不理高易的取笑,“你難道就沒有什麼別的想法?”
“什麼想法?”
“別和我打太極,我都看出來了,你會不明白?從踢上信係出局給你潑一盆髒水到現在和私募大佬合作,你現在會簡單的認為對方隻是搶了你的核心金主群怕你報複做出的所謂自衛行為?我懷疑雷德這次來中國自始至終就是針對你,你自己想想,核心金主群對任何一個內幕策劃人都有用,但是對於雷德,這個不是長期紮根在中國的人來說,階段合作就足夠了,有必要冒這麼大的風險全部搶去?如果雷德這樣做,付出的代價一定不低!他也要考慮對他是否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