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皇太極的兒子(1 / 2)

皇太極知道額哲不能死,要不然察哈爾部族會鬧事的。濟爾哈朗向皇上進言,征討察哈爾那次,明真明明看到多爾袞穿了黃袍多鐸在一起喝酒,為什麼一到盛京就變了,一定有人給他通風報信,那天隻有小玉兒去鬧過一場,她最有嫌疑。

小玉兒自從那天害了大玉兒,一直心慌慌的。正好皇上命人宣小玉兒進宮,她以為是問重陽宴的事,沒有想到皇太極問起上次她為什麼去多爾袞軍營。皇太極質問她是怎麼知道多爾袞帶了戰俘家眷的,以前多爾袞得勝回來也經常帶戰俘的家眷,為什麼以前不鬧。一句話問得小玉兒啞口無言,她隻好說出實話。那天是大玉兒讓她去給多爾袞送了一封信,信裏是什麼內容自己並不知曉。皇太極明白一直以來都在自欺欺人,玉兒其實心裏一直都在掛念多爾袞,並沒有把他忘掉。皇太極惱怒萬分,傳令革除大玉兒一切封號,貶為庶人,並發配至浣衣局。

多爾袞自南邊征戰歸來,得知大玉兒的遭遇和小玉兒有關,氣得咬牙切齒。他答應勇宰,就算拚了性命也要把玉兒救出來。多鐸勸多爾袞冷靜,他們兩兄弟好不容易才有今天的地位,不要因為衝動把十年來的努力都毀了。

多爾袞卻不在乎,他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玉兒,要是她有事,要這些名利也沒有用。小玉兒知道自己犯了事,收起往日的嬌橫,低聲對多爾袞說,不知道是額哲迷暈了大玉兒,以為他們真的有奸情才告訴皇太極的。多爾袞痛恨皇太極對玉兒如此絕情,憤恨地說如果他不珍惜,就讓玉兒回到自己身邊來。

本來多鐸此次回來要娶蘇茉兒做側福晉的。見大玉兒遭此大難,蘇茉兒決心不嫁了,她要一輩子守在玉兒身邊。她請求皇上把她也派去浣衣局照顧玉兒。

多爾袞忍無可忍,直接找皇太極質問他為什麼這麼對待大玉兒。得知皇太極忌恨上次玉兒給他送信的事。多爾袞鬥膽直言,大玉兒給他送信,就是怕他分裂大清,讓父汗辛苦打下的基業付之東流。如果他真的想背叛皇太極,以上次的兵力,皇太極根本不是對手。皇太極最終忍無可忍,對多爾袞說到,就憑你,區區隻有兩白旗,而我有兩黃旗兩藍旗。你才是根本不是我的對手,要不是為了大清,我早就想對付你了……………

但最後多爾袞丟下一句話,隻要你不害我,我決不會背叛皇上您,我和玉兒都是可以幫您君臨天下、入主中原的人。皇太極深思許久。

玉兒在浣衣局洗衣服,發現自己懷孕了。勇宰來看玉兒,說這個孩子來得正是時候,如果她生個阿哥,就可以回永福宮了。玉兒得知多爾袞為了她和皇上大吵一架,要勇宰勸多爾袞,別再衝動。

額哲一直暈迷不醒,蘇泰皇後帶領察哈爾部眾在西郊謀反,抗議皇太極沒有遵守諾言,逼死額哲。皇太極要多鐸帶兵前去剿滅,蘇泰是多鐸的嶽母,他不願意做這種事。皇太極以抗旨罪將多鐸關入大牢。又派多爾袞出兵,多爾袞隻得勉強答應。多爾袞知道皇太極這一切都是衝他來的,如果殺了蘇泰,他們兩兄弟就成了蒙古的敵人。

琪琪格攔住蘇泰,要她為了察哈爾族人,不能因為額哲的錯誤搭上察哈爾整個部落的命運。蘇泰覺得自己沒有保住察哈爾唯一的王脈,對不起林丹汗。

明朝錦州守軍將領祖大壽得知察哈爾和大清的矛盾,派人帶書信給蘇泰,要她帶兵去錦州,他會聯絡蒙古其它部落,仍以察哈爾為尊,一起推翻大清。

探馬來報,蘇泰往西南方向撤退。多爾袞分析蘇泰不是往西北,而是退往西南,一定是去錦州方向和祖大壽彙合。如果蘇泰投了明朝,一定會有蒙古部落跟著造反,如果蒙古分裂,大清就岌岌可危了。多爾袞找到當地向導,抄近路圍住蘇泰部眾。蘇泰見寡不敵眾,又不願意向皇太極投降,自盡而亡。琪琪格請求多爾袞放了她的族人,追隨母親而去。。

濟爾哈朗在皇太極麵前進言,多爾袞不僅公然抗拒皇命,還自作主張把察哈爾的逆賊全放回家。皇太極卻認為多爾袞處理得很好,阻止了蒙古的分裂。現在蘇泰已死,此事到此為止。而多鐸的氣節值得讚揚,琪琪格死了,也算是對他的懲罰。想到多爾袞對自己說的話,皇太極不知應該如何對待多爾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