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隔了一天一夜的時間,阿巴泰就率領著一萬八旗精銳以及一萬綠營兵來到了真定府城下。
“傳令!嶽樂,率領四千精騎守住東門;阿克敦率領四千精騎守住西門,剩餘的大軍與我一共主攻北門,所有的火炮全部都給亮出來,明天一早就想著真定府發動進攻!”
阿巴泰直接下達了命令。
“父親,難道、難道我們不四麵圍攻嗎?”
嶽樂驚愕問道,“我們放棄南城的部署,那豈不是給了這些明軍逃出生天的機會?”
阿巴泰沉聲道:“嶽樂,我們滿洲八旗最擅長的是野戰,對於攻城戰與山地作戰卻是沒有那麼擅長了,以往我們圍攻錦州,圍攻寧遠,都是四麵圍攻,收效甚微,每一仗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這一次,我們卻是要試試其他的戰術了,放棄圍攻南門,就是其中的變化,三麵圍城,主攻一個方向,那我們的力量就完全集中在一起了,力量更強!”
嶽樂不解道:“父親,可是如此一來,明軍也會集結重兵,在北城布防啊,我們的力量增強,同樣對手的力量也在增強啊,這能有什麼好處?”
阿巴泰語重心長的說道:“兒子,你還年輕,你看,明軍在北城的防禦力量確實會增強,但是,他們的城牆防禦能夠增強嗎?我們二三十門火炮圍攻四麵,三五千發炮彈,未必能夠轟開真定府的城牆,但是我們集中力量轟擊一個方向,也許兩千發炮彈,真定府北城的城牆就會被我們轟開,明白了嗎,這就是差距!”
阿巴泰對於這個兒子甚是喜愛,非但是阿巴泰,連多爾袞對其都喜愛異常,認為嶽樂會成為未來四十年大清的統帥人物,聰明、果敢、沉穩、曆練,而且還善於學習,特別是對漢人的文化,更是鍾愛,雖然現在還有一些青澀,但是阿巴泰相信,隻需要打上兩三個戰役,自己的兒子就能夠曆練出來,成為大清國下一代的頂梁柱!
“而且,我剛才說了,我們滿洲八旗擅長的是什麼?野戰!而不是攻城戰,我們猛攻真定府,未必能夠奈何得了據城死守的明軍,但是一旦進入野戰,那明軍的戰力就不堪一擊了,給他們留出南城的空間,就是要給他們留下一線生機,在不堪重負的情況下,明軍必然選擇出逃,可是,隻要他們出了真定府,難道他們在平原,還能夠跑得過我們滿洲的精騎?在給他們裝上兩條腿,也跑不過我們,等待他們的隻有一個下場,那就是被一舉聚殲!”
阿巴泰繼續說道。
嶽樂與其他將領紛紛點頭,兩強相爭智者勝,畢竟真定府是大清國如今的腹地了,能夠多保留一點真定府的元氣,總比將真定府夷為平地要好得多,多羅郡王的眼光果然要高出自己一頭啊!
“父親,我明白了!”
嶽樂點頭道,“所謂上兵伐謀,就是這個道理了,兩軍對陣,最重要的是腦子,而不是武器!父親果然不愧是一代宿將,比孩兒要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