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仙城,因赤仙山而得名。傳說赤霞真人,在繞城而過的芝溪河中,采到千年墨靈芝,在赤仙山得道升天。赤仙城是華夏國九大仙城之一,轄區方圓五百餘裏,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赤仙城四季分明,物產豐富,素有天府之國的美名,人們過著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幸福的生活。
臘月三十,赤仙城籠罩在節日的氣氛中,熱鬧非凡.人們歡天喜地過新年,家家張燈結彩,戶戶爆竹聲聲,男女老少穿著節日的盛妝載歌載舞,大街小巷湧動的人潮,猶如一條長龍向書法步行街遊去……
書法街位於赤仙城中心,是赤仙城的文化中心,是久負盛名的書畫聖地,是華夏國中唯一的書法一條街,如果赤仙城書法自稱第二,華夏沒有哪城敢稱第一,可謂書法之盛矣!
文昌宮------是赤仙城九宮十八廟之首的地標性建築,華夏重點保護古跡。文昌宮每年都要舉行三次廟會,分別是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既是慶祝觀音菩薩的生日,又是書法展覽、交流、拍賣的盛會。
寬闊的書法廣場上,以書畫泰鬥陳老為會首的數十位書法家,正義務為大夥寫春貼!過春節貼春貼“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沿襲幾千年來的傳統。華夏國人崇尚書畫,書武雙修。大年三十到書法街置辦春貼,更是赤仙城人的頭等大事,如果有幸能得到書法家們的墨寶,那是多麼添彩的事。
赤仙城人,新年初一天剛蒙蒙亮就妝扮一新,互相串門拜年賞春貼。如果在評比中,誰的春貼得了頭魁,在赤仙城人們的眼中,比金榜題名,洞房花燭還要美呀!
年近古稀的陳老名光顯、號仙翁。因居赤仙山,又自稱赤仙居士。幼年就驚才絕豔,以書畫雙絕而成名,是赤仙城碩果僅存,屈指可數的書法大師之一,深受人們愛戴。慕名來求者,絡繹不絕。陳老看著攢動的人頭,排隊求春貼的長龍,人們拿著春貼離開滿意的笑容。
陳老捋須大笑.一時興起,抓過掃地用過的布帚,飽漲濃墨,狂舞了一個鬥大的“龍”字。墨“龍”好像有生命“活’了起來,隨時會騰空而起……
“啊!好字,好漂亮!”
“是啊,太神奇!”
“奇跡啊,奇跡!“
“簡直是神來之筆!”
……
圍在四周的人們齊聲叫好,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陳老的字寫得太好了,寫出了龍的精髓,才能博得眾人的掌聲。現場氣氛之熱烈,仿佛剛燒開的水一樣,達到了白熱化。
“不錯!不錯!有點水準!”一個略顯稚嫩而帶金石之音,打斷了眾人的喝彩。語氣之中竟然,帶著一絲不屑。在赤仙城有誰敢對陳老的字說三道四,這是犯眾怒的事。
在眾人的怒視中,不知何時,書桌前出現了一個雙腿癱瘓的小乞兒。此子年近弱冠,身材瘦小,麵色蒼白,像三日沒有吃過飯,更令人生厭的是:雙腿癱坐在地上,頭發亂得像雞窩,一身錦衣不弊體,渾身還散發出難聞的臭味……
一個小乞兒,竟敢在眾目睽睽之下,對赤仙城的書法泰鬥的墨寶,有輕視之心。當眾打陳老的臉,眾人都帶著看笑話的心思,瞧瞧陳老怎麼收場。
“去、去、去,滾一邊去!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乞丐,來湊什麼熱鬧!”頭戴鳳冠,衣著錦緞,年方二七的小女孩玉仙兒,大聲斥責小乞兒。玉仙兒雖然略帶青澀,卻初露絕代風華,不斷地揮手驅敢墨生,為姥爺爭回麵子。
“哼!哼!不就是寫了一個‘龍’字嘛,有什麼了不起?”玉仙兒的訓斥,激起了小乞兒的好勝之心。這小乞兒不是別人,真是到赤仙城來尋寶的墨生,天生傲骨的他,決定跟陳老鬥一鬥,打敗陳老的不敗金身。讓高傲的玉仙兒,低頭向自己這個小乞兒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