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越來越昂貴,為了省錢,最近也大陸流行了所謂的“團購”,由於大陸人口眾多,團購的力量不容忽視。這種現象不隻是在網絡上,在上海居然還出現了所謂的“團購大會”,一次就可以招攬上百個店家,然後麵對麵和商家們喊價,而商家們為了要一次賺到大筆訂單,也是積極麵對這樣的集體團購,這是一種相當聰明的省錢消費法。
現在什麼都漲,就是薪水沒有漲,為了能夠在生活中能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很多人開始會運用“團購”的方法買東西。剛開始,可能隻是一起買珍珠奶茶、衛生紙或是小吃,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會團購一些知名的特產、日用品或是農產品。通過團體購買,方便議價的關係,而能讓每一個產品的單價都能往下調,有時甚至能夠拿到批發價。這樣不但能減低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壓力,也更方便自己的生活。
鄰居王小姐為了家人的健康,常常在網絡上訂購有機蔬菜給家人吃。精打細算的她告訴我,前一陣子菜價昂貴,反而有機蔬菜的價格影響較小。而當菜價貴的時候,有些大賣場為了吸引消費者,也特別推出一把10元的特惠青菜。為了節省開車的油錢,王小姐還集合了十幾個鄰居媽媽,選出兩位代表去賣場采購,然後再由大家共同分擔菜錢,可比每個人單獨去菜市場采買還便宜得多。
而台中市有兩名七年級生,就看準撿便宜也能賺錢,於是在台中各地找尋5元商品,不管是polo衫、鳳梨酥、車輪餅,都是5塊錢,他們花了20萬元架設專門介紹5元商品的網絡公司,沒想到營運一年,曾創造月網站瀏覽人次超過50萬人,一年營收上千萬元的業績。
現在,網絡上有不少人集合力量以“集體殺價”的方式來取得比一般市麵上要低的價格。有不少吃的、穿的、用的東西都可以用“團購”的方式來采買,一般可以比市價便宜個兩成,還有人上網集合力量買電器。不過,參加網絡團購還是找有信譽的網站會比較好,尤其是購買商品的金額比較高時,更要小心留意。
我常說,“節省”是一種非常好的生活習慣,如果你能用更聰明的方法,以更便宜的價位來維持原來的生活質量,或能享有更好的幸福生活,豈不更好?隻要多花一點兒時間,每個月可能就可以為自己省下幾百、幾千塊。這些錢省下來,都可以投資理財或是投資自己,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