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尚且不偷生,我等豈能獨活?”
吳可善和滿珠習禮,痛不欲生,拔出蒙古刀在脖子上之一拉,鮮血飛濺,死屍轟然倒地,這一下慈寧宮就更亂了。
第二天,馮銓帶著剛林,冷僧機,拜尹圖等命令守城的兵將全部把手中的刀某器械扔到了城下,然後大開城門。以馮銓為首的殘清高官,在城門兩邊跪下了,跪成了長長的兩大排。
這次朱由崧兵不血刃,就得下了盛京城。
進城之後朱由崧傳旨,讓李自成和張獻忠把城中的4萬多大清軍將,以及願意投降歸順的文武百官先控製起來再說,不許殺戮,不許虐待,不許私自提審。
然後出榜安民,街上的人不管是漢人,還是蒙古人,還是滿族人,都在競相剪鞭子,就像是一下子從清朝回到了民國一樣,把長長的辮子剪去,打算恢複明朝漢人的發型。
但是辮子可以剪,前麵半個腦袋剃的光光的,說句話長不出頭發,因此這樣顯得不倫不類。
朱由崧看在眼裏,有些可笑,也沒加阻止,這是他們自願的行為,與自己無關。
但是想到了孝莊太後這個曆史名人,也算是個貞潔烈女了,得了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也有些於心不忍。人死不結仇,朱由崧傳旨,按照滿洲人的規矩,將孝莊太後和吳克善,滿珠習禮等三個人進行了厚葬。
對大清的4萬多投降兵將,朱由崧既沒殺也沒關,也沒有改編成軍隊,而是讓他們脫了軍裝,到田莊裏勞動幾年再說,這幾年隻要沒有作奸犯科者,可以恢複他們的自由身份,願意繼續當兵的,重新報名,願意務農經商者,各隨其道。
這其實相當於後世的勞動改造,這些人也算滿意,雖然出些力,幹些,但是活著總比砍他們的腦袋要強得多,朱由崧這也算是對他們實現了不殺降的諾言。
倒是對跪著的等朱由崧決定他們命運的以馮銓和剛林為首殘清大員們,朱由崧思忖了一下,朱由崧傳下這樣一道旨意,滿洲韃子和蒙古韃子這樣的官員可以歸順大明,根據情況還可以給他們弄個五品以下的小官兒當當,這些具體的事宜回去以後有內閣安排。
但是有幾個人例外,這就是以大清的弘文館大學士、議政大臣兼內閣首輔的馮銓為首的幾個。
這些人跟洪承疇一樣,以前都是明朝的大臣,後來投降了清朝,現在又投降了明朝,說白了就是二臣,朱由崧看著他們,覺得有些反胃。
但是朱由崧也沒有殺他們,不殺降的政策早就放出來了,犯不上因為這幾個跳梁小醜,而讓自己失信於天下。
不過朱由崧對他們也有辦法:“朕不殺你們,但也不能就這麼放了你們,跟洪承疇做伴去吧,你們的小主人順治還在北京等著你們呢,既然不能在大明做忠臣,就對大清做個忠臣吧,朕得成全你們,免得罪加一等,再落個罵名千載。”
這些人聽了朱由崧的話,當時如墜冰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