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1 / 2)

把這一次戰爭定義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似乎有嘩眾取寵的嫌疑。

因為根據曆史上記載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是主戰場。這是帝國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協約國和同盟國雙方投入了兵力上千萬,受陣亡的將士多達數百萬,平民有1000萬的傷亡。

與這樣戰爭規模相比,眼前這次戰爭似乎沒有這麼大,規格似乎也沒有這麼高。

然而,在冷兵器時代,雙方能投入上百萬的軍隊,而且歐洲將近30個國家卷入這場戰鬥,這早已經遠遠超出了兩個國家交戰的範疇,把它定義為世界性的戰爭名副其實,而且這樣規模的戰爭尚屬於首次,稱他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恰如其分。

戰爭初期階段,雙方打的都很激烈,雙方的傷亡都很慘重。因為那邊英法是後起之秀,他要挑戰世界霸主荷蘭和西班牙,而他的對手也不是弱勢一方,荷蘭是當時的歐洲列強之一,還有投降大明的沙俄軍隊,另外波蘭和烏克蘭等,雙方的火器水平也大體相當。

因此,在戰爭初期,雙方難難分高下,全都傷亡慘重。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英法為首的20國同盟軍占了上風,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兵力占有絕對優勢,另外更重要的是,英國和法國的經濟實力已經超過了荷蘭等國,戰爭最終打的是經濟戰,時間一長就分出高低來了。

就在以荷蘭為首的11國歐洲盟軍支持不住的時候,朱由崧命令張獻忠出擊,十幾萬大明遠征軍包括2萬特戰兵是朱由崧的殺手鐧。

這支隊伍以超強的戰力和先人一步的火器裝備本來就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在雙方打到膠著狀態時出擊,更是無往而不勝。

因此這十幾萬人馬的加入,立即扭轉了戰局。以英法為首16國盟軍開始打敗仗了,接著以荷蘭為首的11國盟軍配合大明遠征軍轉入反攻,歐洲的16國盟軍敗得一發不可收拾。

很快張獻忠的人馬和歐洲11國盟友的軍隊占領了意大利,普魯士,奧地利等國,兵鋒所到之處無堅不摧,這些國家不想被亡國滅種隻有宣布無條件投降。

遠在亞洲的大明朝本土,這個一千多萬平方公裏的大帝國,迎來了弘光大帝光複大明以來的第五次對農民減負減稅,受益人口達到六千多萬,萬千民眾齊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崧一方麵發動對外戰爭,一方麵對國內農民減負,這幾乎是不可思議的。

因為自古以來戰爭打的都是銀子,有些國家的統治者為了轉發國內矛盾對外發生戰爭,這樣沒有戰爭的時候對農民盤剝,發動戰爭的時候,更是敲詐勒索,加收各種稅收,強迫他們服兵役,鬧得民怨四起。

那是朱由崧光複大明之後就開始對農民減賦減稅,對外戰爭這幾年又連續減了幾次,眼前這已經是第五次了。

也許有人會問,朱由崧連年戰爭,消耗這麼大,所需要的軍餉,糧草給養從哪裏來?

主要是來自國庫,但是國庫不會長銀子。農民的賦稅雖然減輕了,朱由崧通過加征商業稅來彌補。因為朱由崧知道,商人都比農民有錢。就是在明末戰亂的年代,在大明朝偏安江南時期,江南的塞北的這些商人都富得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