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投無路(1 / 2)

烈日當空,正是午膳時分,小鎮的街道顯得冷冷清清。突然,一人自一戶人家中奔出,神色慌張地往鎮外跑去。隻見此人身穿一件藍色道服,原來是一名道士。道士身後一陣喧嘩聲,數人追在道士後麵。

有人喊道:“臭道士,別跑!”又有人叫道:“快,抓住他!”還有人大叫:“不要放走害了人命的道士!”

叫喊聲立時令小鎮騷動起來。街道兩旁不斷有人走出來,看發生了什麼事,待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後,立刻加入追截的隊伍中。

道士心裏更慌,他一邊跑一邊左右掃視,看那裏有路可逃。

道士正跑著,忽見前麵有一客棧。客棧前,一名客人正把馬交給店小二去縛。道士一見大喜,拚命衝至馬匹旁,一把推開了那名客人,跳上了馬,又對店小二喝了聲“放手”,然後不管店小二有沒有鬆開手,往馬屁股上狠狠地捶了幾下。馬兒吃痛,嘶叫一聲,撒開四蹄奔跑起來。

店小二一時未明白發生何事,沒放開韁繩,整個人給拽倒在地上,被拖了數尺後,方才醒覺,急放開手時,身上已擦傷了數處。那名客人踉蹌倒退了幾步,站穩腳跟時,道士已在數丈之外。

道士策馬出了小鎮,身後的人聲漸漸遠去,他仍不敢停下來,一口氣跑了約三十裏,見馬兒已顯疲態,方勒住了馬。

道士舉目一看,前麵一邊是高山,一邊是荒野,不見半點人煙。此時道士的肚子傳來嘰哩咕嚕聲,道士舔了舔幹涸的嘴唇,罵道:“要死也不要挑這個時候死,讓老子吃完午飯再來死,如今害得老子又饑又餓,不知要走多遠才有吃飯的地方。”

道士跳下了馬,拉馬入了路邊的樹林,將馬拴在一棵大樹上,自語道:“還是先找一點水來喝,沒得吃也要治一治口渴。”

道士沿著山邊走去。山邊無路,草木頗密。行了十來丈,道士聽見前邊有淙淙流水聲,心裏一喜,加緊腳步往水聲處走去。很快一條小溪呈現在道士眼前。

道士來到溪邊,小溪有及膝深,溪水清澈,溪水中還有三數尾小魚在遊著。

道士俯下身,用雙手舀起溪水,一連喝了幾大口,喝完後,以衣袖擦了擦嘴巴,看見水裏的遊魚,饑火更盛。

那幾條遊魚隻拇指般大小,便是捉了來,也沒多少肉可吃,但道士如今餓得很,那管它是大還是小,三兩下脫了鞋,卷起褲管,踏進溪水中,要去捉魚了。誰知那幾條遊魚乖覺得很,道士的腳一踏進水裏,它們登時四散遊開,全鑽進了水下的石縫中。

道士翻了幾塊石頭,一條魚沒捉到,反將溪水攪渾濁,連魚也看不見了。道士氣極,踢了幾下溪水,罵道:“他娘的,連你們也來欺負我。”

道士發泄了一輪,懷著一肚子怒氣上了岸,拾起鞋子,來到一樹下陰涼處,躺了下來。凝望著縷縷從樹葉縫隙中漏下的陽光,道士心想:“今天真不走運,那家夥怎麼會這麼容易死了,我廖正陽還從來沒有這麼倒黴,遇上這種事情,今天可好,讓我碰上了。我不過是混口飯吃而已,人又不是我弄死的,幹什麼喊打喊殺。”

原來道士叫廖正陽,他並不是真的道士,而是一個遊手好閑的懶人,他見到道士幫人消災解難就有吃有喝,還有銀子收,便生了假冒道士之心。因他的樣貌生得儀表堂堂,裝扮起來倒也像模像樣,一直以來都沒有人識破他。他四處去招搖撞騙,倒讓他騙了不少錢財,可他愛花錢,終日沒幾個子兒在身。

兩天前,廖正陽來到一小鎮,聽說鎮上有人生命垂危,廖正陽當然十分高興,尋來這戶人家處,胡謅病人是妖邪附體,自詡經他作法後,保管病人三日內痊愈。那戶人家正心焦得緊,所謂病急亂投醫,馬上請廖正陽幫忙驅魔。到了第三天,病人毫無轉好的跡象,廖正陽心知肚明,他本來打算吃過午飯後便伺機溜之大吉,豈料午飯未吃,病人忽暴斃,那戶人家立刻問罪於廖正陽,廖正陽唯有倉惶奪路而逃。

歇息了一會,廖正陽坐起身,穿上鞋子,往回走去。快到拴馬處,廖正陽聽得前麵有人聲,忙蹲進一草叢中。他透過高高的草叢往人聲處望去,隻見有幾個人站在拴馬處說話。廖正陽細看之下,心叫不好,他認出那幾個人正是他醫死了的病人的親人。

那幾人說了一會兒話,散將開去,似乎在找人。不用多想,廖正陽也猜出他們是在找自己。廖正陽趕緊躬著身子慢慢地後退。退了三丈左右,一不留神,廖正陽腳下滑了一下,倒在地上,弄出許大聲響。廖正陽低低地叫了一聲“糟”,急急爬起身,往山上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