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冬,天上下著大雪,地上的雪已經有半尺深,還沒有停的跡象,天氣冷得讓人簌簌發抖。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我國北方的鄰國,我們曾經的老大哥,存在69年的蘇聯徹底的劃上了句號,永遠的停留在人們的記憶當中,取而代之的是15個大大小小的國家,俄羅斯是其中之一。
在此之前,東歐發生劇變,自1989年起,東歐各國的共產黨和工人黨在短短的時間內紛紛喪失政權,社會製度隨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最先發生在波蘭,然後是東德,匈牙利,羅馬尼亞,接著,執政40多年的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以及南斯拉夫的共產黨也相繼失去政權,這些原來的社會主義國家,幾乎一夜之間,改變了社會製度,倒向西方,帶給人們的是震撼,唏噓和思考,還有扼腕歎息。
世界變化之快,令人錯愕,讓人應接不暇。
冬天的夜晚,天黑的特別早,BJ火車站燈火通明,K19國際列車正在檢票。這是一列BJ到莫斯科的國際列車,每周發出一列,從BJ站發車,經過HLJ的滿洲裏出境,終點是莫斯科,原來是蘇聯的首都,現在是俄羅斯首都,坐這趟列車的人要在火車上待6天5夜,行程9050公裏,這是一次迷人的漫長旅行。
檢票大廳人聲鼎沸,今晚乘車的人,還有送行的人,在國際列車的進站口排起長龍,大大小小的行李隨著人流向前慢慢蠕動,一點點向檢票口靠近。
幾個穿著軍大衣,民工模樣的人,每人拉著一個大號行李車,走過來和排隊的人搭訕。
“師傅,行李要不要提前進站,我們幫助送上車。”
“我自己能拿。”排隊的人告訴民工。
“每個人最多能帶35公斤,不能超重,箱子都要過秤,海關很嚴的。”民工認真的提醒。他們對國際列車的情況很熟悉。
民工的話起了作用。“你能保證送上車嗎?”隊伍中有人詢問。
民工很有把握的說:“這你放心,有多少箱子我們都能幫你送上去,我們走專門的通道。”
“要多少錢?”
“一個箱子收10塊錢。”
隊伍裏的人開始交頭接耳。
“夠黑的,這才幾步路就要10塊,還沒出國就讓自己人宰一刀。”有人極不情願任人宰割,為了不讓行李超重,開始從行李箱裏向外拿東西,讓送行的人帶走。
短暫的猶豫之後,有人還是和民工走了。
海關官員正在為一個年輕人辦理進站手續。
年輕人三十多歲,中等身材,文質彬彬,身穿紅色的鴨鴨牌防寒服,下身是一條藍色牛仔褲,腳上是一雙藍色雪地鞋,肩上背著一個挎包,身邊有一個黑色的帆布行李箱。
“你叫什麼名字?去哪個國家?”海關人員一臉嚴肅地看著站在麵前的年輕人。
“我叫王偉中,去羅馬尼亞,經過莫斯科。”叫王偉中的年輕人回答的很鎮靜,伸手遞上了自己的車票和護照。
“把你的行李都放秤上。”
王偉中把行李箱和背包都放在一個地秤上,34公斤。
請把箱子打開。海關仔細看著他的護照。“你去羅馬尼亞幹什麼?”
“留學。”
行李箱用箱包帶捆的結結實實,王偉中解的很費力。
海關官員在箱子裏翻騰了一陣,裏麵除了一些隨身衣物,食品,其餘都是各種書籍,還有一本厚厚的羅漢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