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在布加勒斯特火車站停了下來。
王偉中幫索尼婭把行李搬下火車,問有沒有人來接她。她說自己坐出租走。王偉中說你和我一起走吧,讓我同學送我們。他在人群中四處搜尋他的同學林躍。
“王偉中,”一個留著絡腮胡子的高大男人喊著他的名字,向他走過來。
“林躍,是你呀,幾年不見,怎麼變成這樣了,整個一個老外。”王偉中打了林躍一拳,兩個人來了個西方的擁抱。
“你不是也胖了,看來國內生活不錯。”林躍打趣地說。
王偉中指著站在旁邊的索尼婭:“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索尼婭,我們在車上認識的。這是我的同學,林躍。”
林躍用流利的羅語向索尼婭問好。兩個人交談了幾句。
林躍轉身調侃王偉中說:“你豔福不淺呀,還沒到羅馬尼亞就鉤上妞了。”
“胡說什麼,我們恰好是同路,她沒有人接,我們送她回家吧。”
三個人走到車站外一輛汽車前,林躍打開汽車後備箱,把王偉中的行李裝上車,又把索尼婭的行李放在了後車座上,林躍開車,索尼婭坐在副駕駛的位置,王偉中坐到了後排座位。
“發財啦,車都買了。”王偉中羨慕的說。
“就是一輛二手車,沒多少錢,我這不給中國人當翻譯嘛,掙點錢,整天在外麵跑沒車不行。”
布加勒斯特火車站離市區中心隻有幾公裏,開車很快就進入了市區,透過車窗,王偉中用新奇的目光打量這個陌生的城市。
布加勒斯特被人們稱之為東歐的“小巴黎”,它的建築深受古典風格和法國折衷主義風格的影響,隨處可見法國建築師留下的精心雕琢的印記,處處彰顯出巴黎的風情。蘇聯式樣和水泥預製板的混合體建築,也夾雜其間,好像是古典和現代的大雜燴。
汽車沿著古老甚至有些破舊的街道行駛,年久失修的路麵,有的還是石頭鋪就,汽車顛簸不停,不時有飆車一族從身邊飛馳而過,無家可歸的流浪狗三三兩兩的在馬路上遊蕩。偶爾能看到一兩棟正在建設中的住宅。正值周末,街道上隻有三三兩兩出來采購食品的老人。看不到自行車,隻有萬國牌的二手汽車,夾雜在羅馬尼亞自己生產的達契亞車中間,顯得鶴立雞群。
眼前的情景和王偉中想象中的樣子在腦海中快速比較著。
這裏家家都有汽車嗎?王偉中覺得這裏的汽車比國內多。
大部分家庭有,都是齊奧塞斯庫時期生產的汽車,現在好多都破舊了,沒錢換新的,開二手進口車的都是這兩年發財的人。林躍回答。
林躍一邊開車,一邊給王偉中介紹情況。這個國家89年發生了戲劇性的巨變,在突如其來的軍隊倒戈中,齊奧塞斯庫政權被推翻,齊奧塞斯庫夫婦被處死,羅馬尼亞共產黨被解散,全麵廢止社會主義製度,實行西方的政治和經濟製度,原來的社會主義政權,似乎一夜之間煙消雲散了。現在這個國家正在經受著巨變後的陣痛。
汽車開進了一個居民小區,停在一個樓棟口,索尼婭下了車,卸下了她的行李。她邀請王偉中和林躍到她家裏喝杯咖啡,他們再三推辭,駕車走了。
汽車開了不到半個小時,停在一個小院的門口。
走進小院,有一小片花圃,白雪下麵蓋著一些殘花敗葉。一條石頭鋪的小路通向一個二層小樓,緊挨著小樓有一個十幾平米的平房,屋簷下有一排融雪形成的冰坨。林躍上前用鑰匙打開房門,一股陰冷潮濕的氣味撲麵而來,王偉中不免打了個冷戰。林躍摸索著在牆上找到燈繩,拉亮了電燈,王偉中看清了屋裏麵的擺設。地上鋪著地毯,已經看不清原來的顏色,地毯上放著一個彈簧床墊,權當床鋪。靠牆放著一個衣櫃,可以放衣物。靠窗戶的桌子上放了一部電話機。屋子一腳的灶台上有一個電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