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後記(1 / 1)

多瑙河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絲毫不陌生,昔日銀屏上的“多瑙河之波”,“多瑙河三角洲的警報,”至今讓人記憶猶新,難以忘懷。那個年代的中國人,提起多瑙河,就會聯想到羅馬尼亞,提起羅馬尼亞,就會想到多瑙河,在中國人眼裏,多瑙河就是羅馬尼亞的代名詞。

多瑙河在入黑海之前,在羅馬尼亞東部的圖爾恰城附近分成了三條支流,形成了著名的三角洲,這裏河道密如蛛網,四通八達,幾千條運河和水道編織成了神秘的水網,散落其間的村莊、漁場、農田成了網中的節點,猶如大自然中的一座水陸迷宮。兩岸叢林密布,古樹參天,高大的橡樹、白楊、柳樹和各種灌木林到處可見。淺灘上的蘆葦牆密不透風,湖麵碧波蕩漾,湖水清澈見底。

“浮島”是三角洲腹地的奇景之一。它表麵像陸地,上麵長著茂盛的植物,但下麵卻是一片湖泊。浮島在風浪中漂遊,時時改變著三角洲的自然麵貌。名目繁多的植物,魚類,鳥類在這裏繁衍,生長,棲息,被譽為“歐洲最大的地質、生物實驗室”。這裏是歐、亞、非三大洲候鳥的集散地,也是歐洲飛禽和水鳥最多的地方,各路鳥群在此聚會,形成熱鬧非凡而又繁華壯麗的景象,被稱為是鳥和動物的“天堂”。

這裏風光絢麗、景色宜人,是羅馬尼亞著名的旅遊勝地,它現在是中國人歐洲旅遊線路上的一個景點。

20年前,一大批中國人被它吸引,義無反顧地奔它而去,他們不是去欣賞美景,不是去休閑度假,他們滿懷對未來的憧憬,懷揣對美好生活的夢想,跨越千山萬水,踏上它的土地,投身於貿易,辦工廠,搞農業,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滿足了羅馬尼亞社會變革中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經過多年艱辛的努力和奮鬥,創造了巨大的財富,成為新一代海外華商。

我很幸運,親身經曆了那段坎坷而又讓人激動不已的日子,就像剛剛過去的昨天,還是那樣清晰可見,曆曆在目,有過春風得意,事業有成,也遭遇過坎坷打擊,心灰意冷,用手中的筆記錄下這段人生寶貴經曆,用文字呈現華人在羅馬尼亞的生存狀態,讓更多的人了解,伴隨祖國改革開放,羅馬尼亞華人的創業曆程,也希望能夠為有誌到海外開拓事業的朋友們提供點滴有益的借鑒,這個心中的夢想時時讓我夜不能眠,然而又忐忑不安,因為對寫作能力的擔心,遲遲不敢動手。現在終於鼓足勇氣完成了它,雖然沒有妙筆生花的描寫,也缺少引人入勝的情節,但是它是那個時代,走出國門,創造未來,實現夢想的一代華商的真實生活寫照。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三十年彈指一揮間。我們和共和國改革開放一起走過來的一代人,用自己的親身經曆譜寫了一曲曲生命之歌,不論是舒緩的小夜曲,還是激昂的交響樂,都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樂章中不可或缺的一節;他們是變革大潮中的一朵朵浪花,用生命去撞擊礁石,不顧粉身碎骨,又彙集在一起,波濤洶湧,一浪高過一浪,永不停息,氣勢磅礴的向前奔去。

我驕傲,因為我是改革開放和祖國騰飛的見證者、親曆者,也是受益者;我自豪,因為為了夢想,我奮鬥了,祖國的富強我參與了,我是祖國建設大軍裏的一員;我幸福,因為我生長在中國這片土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