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風公寓到十三教隔著一條街的距離。
新風公寓,是我們的宿舍。十三教,是我們上課的地方。
那條街,兩邊盡是各色小吃,是最熱鬧最繁華的地方。
早上,我們可以迪遝會所旁邊那家小餐館吃上一碗香辣麵,或早堂麵,丫頭們說那可能是我們離開以後最懷念的麵。或者紅記八哥的空心粉,也不錯。還有路口的小籠包,糯米包油條,千層餅,煎餃,濃濃的豆漿……中午的時候,會吃肖記的菜,有時候坐在那兒吃,有時候打包了,四個丫頭嘻嘻哈哈的躲著門口的保安,抱著熱乎乎的飯盒,然後得逞的笑容一直蔓延到宿舍門口,還會對著樓道的攝像頭拌鬼臉,生活也成了一種樂趣。下午的時候,我們會在課間的時候,一溜跑下樓,去Number.1或者四季花來一杯綠茶或紅茶,愜意的呡上一口,在暖暖的陽光下肆意綻放著一張張大大的笑臉。晚上的時候,我們會一起去小西門對麵吃麻辣燙,或梅幹菜扣肉餅,或炸雞柳。路口的兩邊還有兩家烤麵筋,一對年輕的夫婦,一對中年夫婦,我們常常會兩家各買一串,一邊假假的交流著心得,一邊享受著手中的美味……
不知不覺,居然在這裏停留了兩年多了。或許是升到大三的緣故,畢業的話題成了大家的家常便飯,離別,也成了一個無比敏感的話題。有時候走在路上,看見某一個似曾相似的身影擦肩而過,某一個熟悉的笑容,心裏忽然開始懷念。
還未離開,想念已經開始。原來並不是隻用在情侶之間。
後知後覺的發現,原來,這個古老而安靜的小城,不知不覺已經用它的一點一滴成功駐進我的心底,成為不可分離的一部分。
肖記那位好心的姐姐,極喜歡我,每次看見我都會很開心的笑,會跟著丫頭們叫我的小名。菜價漲了好多,可是每次去吃飯,她還是會加多菜的分量。腸胃炎很嚴重的那段時間,醫生再三囑咐不能吃辛辣,不能吃鹹,不能吃油膩的。去了肖記,姐姐再忙,也會很貼心的為我倒開水,要我把菜沾一沾再吃。並再三關照我要好好照顧自己。
街口那家豆漿店並不常去,那位阿姨很像媽媽。每次我路過的時候,她都喜歡衝著我笑。有時候我走得很匆匆,刻意不去看她,不知道是因為看到她龜裂的滿是皺紋的手會心疼,還是自己的笑容有時候很吝嗇?
這條街上隻有一家餛飩店。我從來不吃餛飩,但是常常會幫宿舍的丫頭帶。那位阿姨很和善,很熱情,每次我一去,話還沒出口,她就會很自豪的說,我曉得你幫誰帶的,我記得的,餛飩裏麵不要蔥,不要香菜,多放辣椒。阿姨說這話的時候,一臉的驕傲,常常讓我想起一個熱情的女人總是站在路邊,看見某個人會很自豪的說,我記得他。每次聽到她說話,就會不自覺被她感染。隻是偶爾會有些小小的犯罪感,因為阿姨有次問我為什麼我不吃餛飩,我說我不吃豬肉,身邊的丫頭以假亂真開玩笑說我是回族姑娘,那位阿姨到現在還以為我是回族女孩。我不吃豬肉是真,回族女孩的身份卻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