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堂堂正正的名分(1 / 2)

有些事一旦開始,便再也無法逆轉,就如開弓沒有回頭箭。

隨著韓彬被貶流放,朝中那些一直以來披著各種外衣彼此拉扯的爭鬥終於擺到了台麵上。

李知恩賜死,霍元璋致仕,這兩個原本的帝黨中堅被皇帝陛下無情拋棄,讓那些躍躍欲試想拿顧珩開刀的大臣們頓時冷靜下來。

以顧珩現在在陛下心目中的地位,想要一下子扳倒他著實不大容易。

於是榮瑾又過起了跟剛登基那年差不多的日子,他的私事,顧珩的私事,站在皇帝這邊的大臣們的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成了大秦最要緊的國事,各種奏疏雪片般投進內閣,把新入閣的兩位張大人看的膽戰心驚。

年老的張延陵差點就想放棄這份做閣老的榮耀,幹脆也致仕算了,但是一看丁儀埋頭在奏疏裏不時嘿嘿笑幾聲,沒什麼可怕的樣子,又把心一橫,死就死,就算死也是死在了相位上,此生何憾,嘿!

隻不過張老大人還有點沒太拿定主意,他到底是站在皇上這邊,還是站在士族這邊……

以君臣父子來說,陛下即是君父,君要臣死臣自當慨然赴死,可從出身上來說,張大人生於書香世家,背離士族便是背叛了自己的根基,就好像一個人連人都不要做了,還談什麼人性?

此時朝野上下乃至整個大秦,所有讀書人麵對的就是這樣一個難題,不獨張大人不知道怎麼選,就連顧珩都覺得——他有點造孽了。

不知道被流放琅嬛島的韓舍人在看到那些著名的人權言論,人人生而平等,我有一個夢想之類,會作何感想。

至少有一點顧珩可以確定,三百年後的近代史一定會讓他明白自己為什麼如此激進。

就在大臣們以及他們背後的士族剛從皇帝和顧珩的一通亂拳中回過味,正不遺餘力地用各種小花招惡心這對君臣的時候,那兩個神經病再次出招了。

重陽節後,一個特別陽光燦爛的日子,榮瑾命禮戶工三部聯手給國子監擴建,將國子監從城裏挪到了西郊,並更名為大秦管理學院,原先的學生全部直接入學,取消以往三年一次的春闈,改為每年夏天統一錄取考試,學校的科目也進行了一部分調整,除了從前的君子六藝,額外加了一門管理學,一門社會學。

並承諾管理學院的優秀畢業生將直接進入六部工作,不那麼優秀的酌情下放各州縣,總之隻要合格畢業的,都少不了一份俸祿。

同時榮瑾還重點和負責國子監擴建的三位大人說明白了,這個學校畢業的,出來都是官,理工那邊畢業的,就算進了六部,也隻能是吏,官和吏的區別你們知道吧?

你們,才是大秦真正說了算的人,那些學了點雜七雜八的平民甚至賤籍子女,永遠都是幹活的!

朕雖然有些胡鬧,但還沒有胡鬧到家,行了,糖也給你們發了,就趕緊幹活去吧,別再閑的惡心朕了,朕都要被你們惡心死了。

眾位大人們,“……。”

對於熱愛出組合拳的這對君臣來說,隻是給士族們發點糖就結束了嗎?

當然不會,就在三部的大人們樂顛顛去西郊劃地的時候,第二天皇上又做出了個決定,他要辦報紙,要辦一份麵向所有大秦百姓的報紙,名字就叫大秦日報……受目前條件所限,在發行前期大概隻能做到周報先,不過名字先這麼叫著,榮瑾和顧珩都相信隻要不出什麼太大的亂子,用不了五六年,別說日報,就是花邊小報也會自己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