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姊妹倆的家境(1 / 1)

四十五

那一陣大雨,街上真的沒有旁人像他那樣狼狽了。他猶如落湯雞那般,渾身上下的衣服和身子貼在了一起。與其說是在蹬車狂奔,莫如說是落在水中的那隻雞在撲騰。從頭到腳,從前心到後背,被大雨淋的沒有一個地方不濕的。那一刻的金成,在大雨中隻有一個念頭:快點到家。剩下的,他什麼也想不到了......

由於昨夜的夢境,玉英醒來的比較晚。等到那懶覺終於醒來的時候,她發現已經是上午十點鍾了。她伸了伸身子,懶洋洋地坐了起來。望著自己的雙腳,打了一個哈欠。接著挪動了一下腿,下了床。她覺得屋裏有些悶熱,打開窗戶一看,“呀!好大的雨哦。”她知道是姐姐臨走的時候,怕雨打進屋裏來,才關的窗戶。於是她在窗前吸了吸新鮮的空氣後,便洗漱去了。

玉英的家,房子在當時是屬於居住的很寬敞的了。她的父親,我們早就說過了,是當時的正處級幹部。現在這個地方,因為建設的需要,正在建著變電站的工程。而在當時,這裏是這座城市裏環境很不錯的地方。她的家,兩間房子都在二十平米以上,獨門獨院,洗漱間、廚房、儲藏室、以及方廳,都是一般百姓家所不具備的。三十年前,隻有像她父親那樣職位的幹部,才能享受這樣的待遇。

按說,不論玉華還是玉英,在當時的那些同齡人們中間,確實有一種優越條件的。雖然這倆個姑娘不像有些幹部子女那麼彰顯,但別人總是這樣看她們的,要說她們真的絲毫沒有一點優越感,也不合乎實際。換句話說,在其內心深處,多多少少也還是存有那麼一點點的與眾不同的意識。但不管怎樣,融入了社會,她們應當說還是會擺正自己的位置的。尤其是玉華,比玉英更低調一些。在那個茫茫人海中,誰都隻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年輕人罷了。

玉英的運氣的確不錯,就在她高中畢業的那一年,她趕上了恢複高考。而且由於平時父母的督促,加上個人的努力,她實現了能成為一名大學生的願望。這一點我們就不再贅述了。玉華則走的是與玉英不同的路。她從參加工作,就抱定了這樣一個目標:做一名放在哪裏就在哪裏有作為的人。她年輕的時候是這樣,即便幾十年後,她功成名就的時候,仍然如此。她的那種百折不撓的韌勁,她那思量好了再行動的的風格,也是她日後最終能實現自己目標的諸多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她們姊妹倆個的親情是親密無間的,妹妹真的是和玉華無話不談的,在玉英的心目中,姐姐最疼她。但性格的不同,決定了姊妹倆必然走了不同的生活道路。很多的故事我們會娓娓道來的。現在,還是接著敘述當時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