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八
比瑟夫放下電話後,心中盤算開了,原來,他已經約好了和自己的父母還有妹妹準備這個下午去遊玩的。如果去玉英那裏,他就必須取消原定的計劃。像比瑟夫這樣的中產階級家庭,在當時的德國,真正能在一個星期天好好團聚一次,也是很難得的。比瑟夫的父母,都是二戰結束前不滿十歲的兒童,在德國戰後恢複時期,飽受了苦難,是那種為了自己國家的重建,付出了血汗的一代人。比瑟夫對自己的父母非常尊重,已經答應父母的事情,再改口,他也為難。但今天這樣的機會,自己又是絕對不能放棄的。想到這裏,他把自己怎麼想的,如實地告訴自己的父母。
做父母的理解兒子的苦衷,答應比瑟夫下周一家人再一同出去遊玩。比瑟夫謝過了父母,給漢娜撥通了電話。
“喂,漢娜嗎?是我,比瑟夫,我收拾一下,然後去找你,可以嗎?”
“我等你,咱們一同去她那裏。一會兒見。”漢娜說。
“那就這樣,一會兒見。”比瑟夫掛斷電話後,特意修飾了一番自己;刮了刮臉,穿上了一件平時隻有在喜慶場合才穿的一件襯衣,梳理了一下頭型,高高興興地走出了家門。
這次生日聚會,其實是玉英為了能夠滿足幾個中國同學提出來的一個要求而舉辦的。這幾個中國同學,從不同渠道獲知:金成和玉英是同城而來的。而韋貝爾教授很青睞這個學生,幾次想請玉英幫忙找機會見一見這個金成。雖然很多自由大學,洪堡大學,柏林工大的學生在西拉特湖學生村這裏居住,但平時在各自的學校讀書,加上都很刻苦的攻讀學問,難得有閑暇時間接觸。包括玉英和金成,都很少有時間見麵。而這次玉英實在是推諉不過了,她想:也隻有用自己的生日搞個聚會,才能夠把金成約到這裏,也就算滿足了自己幾個要好同學的要求。
漢娜作為玉英很要好的同學,知道玉英要過生日,便借此機會想讓比瑟夫多接觸接觸玉英。玉英是出於這樣的想法把金成約來的;而漢娜則是出於那樣的想法,把比瑟夫也約來了。
金成建議玉英在學生村的一個中國餐廳舉辦這次聚會。玉英接受了金成的這個建議。當晚,玉英和自己的四個同學——李浩、張靜、吳天靈、徐媛媛,加上金成、比瑟夫和漢娜一共八個同學,坐在了一起。
比瑟夫送上了一束很好看的鮮花;漢娜送給玉英一份生日蛋糕;其他中國同學以AA製的方式來結本次聚會的餐費。彼此從不熟悉到相識,很快就談的熱鬧起來了。
玉英看看桌上已經上來四道小菜了,就說道:“今天我首先感謝同學們能來這裏給我過生日。大家也都有幸見了麵,是不是我們都舉杯,喝一點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