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除去了那個隱伏在暗處的憂患,與李心蓮有勾連的劉姨娘被挖了出來,又林覺得飯量也長了,睡覺也香了。
原哥兒更是高興,他長這麼大,也就去過一回於江,那時候他還不大記事,所以這一趟算是正正經經的出城遊玩,隻覺得兩隻眼睛都不夠使了,要不是又林抱得緊,他都恨不得整個人從車窗鑽出去。
外頭的一切都那麼新奇,路上的車、馬、人,房舍,店鋪,都是在家裏看不到的。還有那些小販們叫賣的東西,各種吃食,玩意兒,耍雜耍的,原哥兒的兩隻眼睛真覺得都不夠用了。敏哥兒對這些還不懂,不過小孩子沒有不愛出門的,車簾卷了起來,隻垂著一層紗,既阻擋了車外頭人的視線,也能擋住一些飛塵和飄絮。而且從車裏看車外,卻什麼都看得清楚。
朱慕賢天天出門,當然不覺得這種普通的街景有什麼好稀罕的。可是他理解妻兒的心情,兒子這年紀正是活潑的時候。妻子呢,自打嫁了他,就沒出過幾回門。就算出門,不是拜壽,也是往旁人家去做客,難得出來這麼鬆散鬆散。
京城裏的官宦人家,女眷們都過得都是這樣的日子。想想妻子未嫁他時,在於江是何等自在,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怎麼會象京城這樣拘束?
“爹,咱們要出城嗎?”
“是啊。”朱慕賢攬過兒子:“出城。”
“還要多久能到呢?”
朱慕賢理解他急切的心情,笑著說:“唔,天黑之前應該能到吧。”
孩子們就是這樣,年紀小,沉不住氣,聽說莊子上怎麼怎麼好玩,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飛去了才好。
等他們長大了,應該就會明白,其實出行最重要的,有時候不是目的地,而是這整個過程。
妻子顯然就是懂得享受這個過程的人。微風透過紗簾,輕輕拂在她的臉上。生過兩個孩子之後,妻子的臉龐眉眼顯得更加柔潤,哪怕天天相對,他總覺得看不夠。
“前麵就出城了了嗎?”
剛說妻子沉得住氣,結果她也等不及了。
朱慕賢點頭:“是,前麵就出城了。”
原哥兒興奮之極:“真的?要出城了?”他又扒到窗口去看,幸好馬車裏寬敞,夫妻倆帶著孩子坐著還顯得綽綽有餘。要是換一輛窄小的,真經不起他這麼撲騰。
又林摟著孩子,指著高大的城門:“瞧,那就是城門了。”
她微笑著,心裏也有說不出的期待。
原哥兒雖然興奮,可是過了中午,車子搖搖晃晃的,兩個孩子都困乏起來,睡得象小豬一樣。又林也有幾分倦意,午後的陽光透過紗簾照進來,她斜倚在朱慕賢的肩膀上,車子一搖一晃的,他們也跟著輕輕的搖晃。
“是我的不是,早該帶你出來走一走散散心。”
又林將手指豎起來“噓”了一聲。
這會兒的安靜如此難得。
他想起來很久之前,他剛到於江的時候,風箏飛到了鄰家,他扒著牆頭,那個小姑娘抬起頭來看他。
李姑娘,朱公子。
朱慕賢的嘴角微微彎了起來,唇在妻子鬢發間輕輕廝磨。他卻不恨路長,他覺得這樣的路,哪怕一輩子走下去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