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生命的極致
隻有啟程,
才會到達理想的目的地;
隻有拚搏,
才會獲得輝煌的成功;
隻有播種,
才能有收獲;
隻有奮鬥,
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
個人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認同自己的存在,已是一件不簡單的事;個人能透視自己的命運,掌握自己的命運,更是件不容易的事。
把命運轉換成使命
●劉雲清
在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西齊弗的故事。
西齊弗因為在天庭犯了法,被天神懲罰,降到人世間來受苦。對他的懲罰是:要推一塊石頭上山。每天,西齊弗都費了很大的勁把那塊石頭推到山頂,然後回家休息,石頭又會自動地滾下來,於是,西齊弗又要把那塊石頭往山上推。這樣,西齊弗所麵臨的是:永無止境的失敗。天神要懲罰西齊弗的,也就是要折磨他的心靈,使他在“永無止境的失敗”命運中,受苦受難。
可是,西齊弗不肯認命。每次,在他推石頭上山時,天神都打擊他,告訴他不可能成功。西齊弗不肯在成功和失敗的圈套中被困住,一心想著:推石頭上山是我的責任;隻要我把石頭推上山頂,我的責任就盡到了;至於石頭是否會滾下來,那不是我的事。
再進一步,當西齊弗努力地推石頭上山時,他心中顯得非常地平靜,因為他安慰著自己:明天還有石頭可推,明天還不會失業,明天還有希望。
天神因為無法再懲罰西齊弗,就放他回了天庭。
西齊弗的命運可以解釋我們一生中所遭遇的許多事情,西齊弗的努力也可以是我們努力工作的寫照,但是,西齊弗能把命運轉換成使命的方式,是否亦是我們的生活模式?
個人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認同自己的存在,已是一件不簡單的事;個人能透視自己的命運,掌握自己的命運,更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更困難的,則是把命運轉換成使命,因為,使命的含義要超過神話中的內涵,它不但要替自己的存在謀求出路,它還要在感受到失敗痛苦中,去替人類、替世界創造快樂與幸福。
“奮鬥”的意義就在於用其一生的努力去爭取。
命運在自己手中
●劉流沙
有一次,去拜會一位事業上頗有成就的朋友,閑聊中談起了命運。我問:“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命運?”他說:“當然有啊。”我再問:“命運究竟是怎麼回事?既然命中注定,那奮鬥又有什麼用?”他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而是笑著抓起我的左手,說不妨先看看我的手相,幫我算算命。給我講了一通生命線、愛情線、事業線等諸如此類的話之後,突然,他對我說:“把手伸好,照我的樣子做一個動作。”他的動作就是:舉起左手,慢慢地而且越來越緊地握起拳頭。末了,他問:“握緊了沒有?”我有些迷惑,答道:“握緊啦。”他又問:“那些命運線在哪裏?”我機械地回答:“在我的手裏呀。”他再追問:“請問,命運在哪裏?”我如當頭棒喝,恍然大悟:“命運在自己的手裏!”
他很平靜地繼續道:“不管別人怎麼跟你說,不管‘算命先生們’如何給你算,記住,命運在自己的手裏,而不是在別人的嘴裏!這就是命運。當然,你再看看你自己的拳頭,你還會發現你的生命線有一部分還留在外麵,沒有被握住,它又能給我們什麼啟示?命運絕大部分掌握在自己手裏,但還有一部分掌握在‘上天’手裏。古往今來,凡成大業者,‘奮鬥’的意義就在於用其一生的努力去爭取。”
偉大的理想之所以偉大,就在於它是常人難以實現的。想要做一個與眾不同或是成就非凡事業的人,就要在起步時下定決心,鍥而不舍始終如一地堅持到底,才能夠達到目的,實現理想。
偉大的人生源自年少的夢想
●曹勇
1994年1月14日下午,美國總統克林頓在訪問莫斯科期間,在奧斯坦金諾電視台大廳接見俄羅斯新聞工作者和各界代表,當場發表演說並回答聽眾的各種提問。
電視屏幕上出現了這樣一組鏡頭:
克林頓總統對聽眾說:
“現在我請最年輕的與會者提問題。”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不慌不忙地在大廳後排站了起來。
克林頓問:“你今年多大了?”
小男孩用英語回答說:“13歲。”
克林頓驚訝地笑了笑,說:“你提問吧。”
小男孩用英語問道:“總統先生,請您談談您是怎樣當上美國總統的。”
話音剛落,滿座聽眾哄然大笑。
克林頓十分高興地對他說:“請你到我麵前來。”
小男孩穿過人群,走到克林頓總統的跟前。
克林頓微笑著把他拉到自己的身邊,愛撫地摸著身高隻及自己胸口的小男孩的雙肩,親切地告訴他:
“我16歲時,就下決心要為國家服務。我以林肯總統為榜樣,不斷地學習、準備,抓緊各種機會不懈地追求奮鬥,終於有一天,我問鼎白宮,實現了自己當初的夢想。”
這時,大廳裏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聽眾們以這樣的形式,祝賀小男孩的殊榮,感謝克林頓總統的回答。
偉大的理想之所以偉大,就在於它是常人難以實現的。想要做一個與眾不同或是成就非凡事業的人,就要在起步時下定決心,鍥而不舍始終如一地堅持到底,才能夠達到目的,實現理想。小男孩如果不曾夢想成為未來的總統,就不會向已登上了總統寶座的克林頓提出這樣的問題,而克林頓總統假如不是當初就下定了決心,為了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利堅合眾國的領袖而努力奮鬥,那麼,也許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曆史要改寫,恐怕整個美國的曆史也將要因此而改寫了。所以,年輕的朋友們,請不要讓自己年輕的心空無夢想,現在就為自己的將來設計一個偉大的理想吧,用自己不懈奮鬥的青春,讓這個夢在我們的生命中開出一簇簇豔麗絢爛的花朵!
母親最終擺脫了死亡的陰影,奧托也仍繼續陪伴著母親。它給予母親的愛,是比醫生的處方更有效的靈丹妙藥。
給生命帶來奇跡的貓
●佚名
醫生們讓母親在家中度過生命的最後幾天。母親患乳腺癌已有15年了,並且在發現晚期肺癌期間,她還患過2次心髒病。
母親做著一份全職工作,含辛茹苦地養大了3個女兒,她還盡力為家人創造一個溫馨的家庭。從小到大,我隻知道母親兩點:她的意誌像鐵一樣堅強,並且,她非常熱愛大自然。患病期間,她又告訴了我第3點:“我的一生很悲慘。”
父親是個難以相處的人,但母親從不抱怨,也許是因為她無法用語言完全表達出來吧。但當母親病情惡化時,在父親眼裏,她顯然就個是累贅。於是我和母親都決定了,母親來我家住。
我用了3個星期來安排一切。我更改了工作表,聯係運輸公司、腫瘤專家、心髒病專家、晚期病人護理機構,聯係購買醫療器械,尋找能幫助她洗澡的護理人員。對於母親最後的日子,我的安排很簡單:讓她生活在愛中,優雅地離開人世。
坐了5個小時的車,疲憊不堪的母親到家了。她立刻接受了家庭護士的檢查。護士把我叫到一邊,問:“你覺得你母親還能堅持多久呢?”我說:“2個月,也可能3個月。”
護士悲傷地看著我,“你要有思想準備,”他說,“她的生命隻有幾天了,最多一個星期。她的心髒很弱而且不穩定。”
我這個小而舒服的家,是4隻貓和1隻金毛獵犬的天下。
我們安裝好醫用電動病床和氧氣裝置,那些貓嚇得不敢進臥室了。它們很不高興,因為我還移動了它們的用具。對於家裏的一係列變化,那隻還未成熟並有著壞習慣的獵犬顯得很興奮,它跳著,叫著,毛也掉得比平時多。
然而,有一隻叫奧托的貓似乎適應得很好。隻有它對醫用病床,氧氣設備和醫藥氣味無所畏懼。它也不害怕病床上那個虛弱的女人,盡管她曾喝斥它,並將它從廚房的櫃台上趕下來。奧托會跳上媽媽的床尾,並待在那裏。
它也不害怕護士。當護士給媽媽喂飯,或媽媽去洗手間時,它很安靜,也不搗亂。不管是給媽媽換床還是洗澡出現混亂時,它都隻是等著回到自己的崗位。除了吃食和大小便,奧托決不離開媽媽的房間。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媽媽的病情開始有些好轉。但別人告訴我:“這很正常,這種好轉一般是死亡前的回光返照。”
我很傷心。但奧托沒有輕易地放棄媽媽。借著媽媽病情好轉的機會,它從床尾挪到了媽媽的身邊。媽媽用消瘦的手指撫摸著它柔軟的皮毛。它斜靠在媽媽的身上,似乎要抓住她的求生欲望。盡管媽媽很虛弱,但仍愛撫地摸著它,不讓我抱走。
幾個星期過去了,媽媽仍在和病魔作鬥爭。一次,當護士們完成一天的工作離去時,我聽到媽媽的房間裏有聲音。我發現她的床頭升了起來。奧托偎依在她的臂彎裏,敬慕地聽她讀報紙。奧托用縮回的爪子撫摸著媽媽的臉,這一幕令我永生難忘。
最終,媽媽可以借助助行器在屋子裏來回走動了,身後跟著奧托,還拖著氧氣管。她停下休息,奧托也在那兒休息。不管她走到哪兒,奧托都寸步不離。我似乎忘記了媽媽也是一位母親。但奧托卻明白,因此,這些日子以來它一直作為媽媽的貓孩子,並讓她有了生活的目標。從媽媽總要把它趕下廚房櫃台起,發生了很多變化。
轉眼間,3年過去了,醫用病床和氧氣裝置都已撤了,停了所有的藥物,護士也離開了。但媽媽和奧托都還在,重病期間他們建立起來的那份情感依然還在。
我們不久前去看了腫瘤醫生,他非常滿意地說:“盧拉,簡直難以置信,你的癌細胞一點也找不到了,而且你的心髒也變得強壯了。當年你女兒帶你來看病時,我還認為你已油盡燈枯了。”隨便醫生怎麼去想,但母親認為這全是奧托的功勞。
非常幸運的是,母親最終擺脫了死亡的陰影,奧托也仍繼續陪伴著母親。它給予母親的愛,是比醫生的處方更有效的靈丹妙藥。
在成立之初,這就是我們的目標和信念。一個人能飛多高,並非由人的其他因素決定,而是由他自己的態度所製約。
態度決定高度
●劉勇強
1989年,一位年輕人從中山大學畢業,應聘到萬寶冰箱廠。工廠付給他當時令人眼紅的400元月薪。但三個月之後,他卻放棄這份來之不易的高薪工作,離開單位去中科院攻讀碩士學位。
總以為獲得碩士文憑之後,他會找一個比萬寶冰箱廠薪酬更高的工作,誰知3年之後他到了聯想公司,得到的工資是300元,後來公司給他漲到400元。
朋友問他:“你讀了3年書,和在萬寶冰箱廠有什麼差別?”他笑而不答。
一年後,他拿著中山大學本科、中科院碩士、在聯想工作一年的簡曆,應聘新加坡第二大多媒體公司,從30個中國麵試者中脫穎而出,拿到相當於1萬元人民幣的薪酬,開始了為期6年的異國打工生活。
在新加坡的日子,他先後在8家軟件公司任職,後來還進了有名的飛利浦亞太地區總部,他不斷地跳槽,別人根本不明白這個年輕人到底是喜歡錢跳槽,還是為了跳槽而跳槽。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他在公司任職的時候,隻要是他承接的業務,即使是幾千元新幣,用戶一旦在使用中出現問題,他也會放下手中的工作火速趕到。而對於其他軟件工程師來說,這種軟件的價格根本不配享受這樣的技術服務。
在新加坡,他認識了一位同行,兩人一拍即合,出資開辦了自己的公司。他又一次炒了自己的魷魚。那次創業九死一生,許多人認為他不值,有好工作、有好前程,為什麼要把自己從浪峰推向穀底。但是,他成功了。他就是朗科公司創始人,享有“中國閃盤之父”的鄧國順。
對於鄧國順的成功,幾乎可以用“奇跡”來形容,他一次次把自己推向“絕境”,每次都從絕境中脫穎而出。但是如果把他的經曆串聯起來,你就會發現,他一開始的目標就十分明確。他所做的每一步,都是他成功的基石。
在朗科的每個會客室裏,都掛著一個鏡框,上麵寫著:成為移動存儲和無線數據通信領域的全球依靠者。而包括鄧國順在內的所有朗科員工的工作卡背麵,則對應著這樣一句話:在成立之初,這就是我們的目標和信念。一個人能飛多高,並非由人的其他因素決定,而是由他自己的態度所製約。二戰期間在納粹集中營中生存下來的維克托·弗蘭克爾說:“在任何特定的環境中,人們還有一種最後的自由,就是選擇自己的態度。”
隻有自己才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請你做好自己的上帝。
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
●林作主
一個窮人為農場主搬東西的時候,失手打碎了一個花瓶。農場主要窮人賠,窮人哪裏能賠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