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賀率先挺身而出,站出來用嚴肅的口氣對站在上首的丞相李丹說道:“這一點確實很嚴重,但我們現在需要掌握這一次最為關鍵的機會。如果若城這裏的這一次戰役如果失敗了的話,我們齊國即將可能陷入最為危險的境地.........甚至還可能要被迫簽訂一些對我們更加不利的條件...........如果真的長久以往下去的話...........可能我們齊國會迎來最為不利的局麵............”
和李丹最為熟悉的孫賀顯然是非常了解李丹的心思的,不過他作為一位浸淫官場數十年的老臣來說,這般的圓滑老於世故還是非常必須的。於是他隻是提出了一個未來,實際上卻沒有任何實際性的處理問題的辦法。而其實,是孫昭害怕自己貿然提出一個計劃的話,萬一失敗自己就會成為齊國的罪人,這個罪名不管是孫賀還是誰都無法承受。
李丹也明白,他現在心中儼然已經有了一個計劃。隻是現在,他還需要傾聽一下文武百官的意見。所以李丹一直並沒有說話,隻是將辯論和說服的權力交給了孫賀,讓孫賀管理秩序,其他就隨意說,介赦免無罪。
經過了莫約半個時辰的討論,朝堂之上分成了兩派,其中一派以諫議大夫,孫賀的弟弟孫昭為首的多數文官,支持以現在齊國北方的總督崔條為領軍大將,總領若城周圍的將近十萬齊國軍隊。而他們之所以支持崔條的緣故,其實就是想要保證世家的傳承和權力,最近丞相李丹著手在那裏多次削弱齊國五大世家的力量,將他們的軍隊和權力基本上削了個幹幹淨淨。這些世家子弟自然是不甘心,甚至在那裏謀劃著起義,隻是現在還不是時候,如果崔條能夠統領住南方現在齊國的十萬大軍的話,到時候隻要擊敗了封國,那麼那個時候,就是他們五大世家奪回自己利益的時候。
孫賀也是世家子弟之一,他是孫家現任的家主。但是他的立場卻和自己的弟弟孫昭不盡相同,他和世家子弟的立場完全相反,他是支持丞相李丹削弱世家子弟的。現在的世家子弟大多都是當年跟隨著開國皇帝征戰天下的重要將領的後代,但是隨著一代一代安逸的生活下來,這些世家子弟大多都是能力資質平庸之輩。反而是這些平庸之輩,將占據到了很多有才能、有膽識的寒門子弟的道路,讓他們無法為國效力,這些世家子弟們還無功受祿,動用強權強行搶奪農田。雖然齊國皇室多年以來已經出麵調停,但是世家子弟們依舊飛揚跋扈,目中無人。如果放任這些世家子弟長此以往下去的話,齊國即使沒有封國這個強大的對手,也會很快受到內部戰亂而分崩離析。但孫賀畢竟是孫家的家主,他對此隻能夠保持沉默,他的心中期待著李丹拿出一個正確的方案來麵對現在的困難局勢。
幾年前,陸家正是因為軒樂君在位時奪取了他們陸平爵府的重要利益,陸家才率領早已經暗中謀劃好的死士發動了一次以卵擊石的起義。雖然這股起義的小小浪潮一下子就被陳傑率領五千騎兵所剿滅。但是這股起義風潮無異於是給齊國敲響了一記深深地警鍾。後來,軒樂君離開齊國進入封國不知所蹤,現在掌握朝政的齊國丞相李丹便已經開始致力於剝削這些齊國世家所掌握的巨大勢力。
不過,這些世家子弟卻不會就這麼甘心,所以他們今日提出來的這個計劃,便是想要通過崔條替他們爭取到最大的利益。孫昭甚至還大呼:“陳將軍英年早逝,非崔總督不能抵禦封國大軍!”
站在禦座上看著麵前的這麼幾個義正言辭的朝臣,李丹不由得暗暗冷笑一聲,他的臉上泛過了一絲不屑。這些世家子弟,現在通過這樣的計劃想要來終止自己削弱這些世家的勢力,這真是癡人說夢。
不過,現在這些世家子弟的實力確實也很強勁,對於李丹來說他也不敢就這麼直接得罪所有的世家子弟。於是,李丹便將自己的眼神傳遞給了自己的心腹,門下侍郎韓守重。想讓韓守重替他將自己的話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