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造福鄉梓(2 / 2)

然後,幹部們聲嘶力竭,又借助喇叭呼喊了半小時左右,才讓村民按村民小組和宗族,按比例選出一百多個代表進入村委會的大院,將大院擠得慢慢的,關上門,才有了秩序。

但被關在門外的人很快就爬滿了牆頭。學校的校長和另外一個老師也趕來了,現在農村也有手機,聯係也很方便。再說,村委會離小學隻有十多分鍾的路程,就算是聽廣播也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於是,雖是在假期,但家就在本地的校長還是趕來了。最後,經過村幹部、校長和村民代表的一番博弈,在確定“高二強”隻能捐這兩百萬(實際金項鏈和金戒指價值被低估了)後,最終達成了分配協議。

區間,他們唇槍舌劍吵了一個多小時,要不是顧及這個“土大款”可能不耐煩,可能還要吵更久。

最終的方案是這樣的,修柏油路一百萬不夠,修圖書館又不用一百萬。於是,學校分得50萬,其花錢要接受村民代表和村委會監督。

村民分得40萬,用作全體村民的合作醫療費用,按四千人劃分,每人有100元,可以兩年不用交合作醫療費用了。

自從免了農業稅後,合作醫療費用是村民必須要交的費用之一,但大部分村民都覺得白交了。大病村裏的公立醫院醫不了,小病的話,村裏的私人醫院就能治,而且服務好,價格甚至比去公立醫院獲得返還後價錢還低一些。

而村委會則獲得剩下的80萬現金,還有金項鏈和金戒指,光按重量,1200克十足真金也能估價40多萬,現在的金價據說漲到350多元一克了。

何況做成了首飾,盡管做工不怎麼樣,但價格跟黃金也是不一樣的。同樣的,在這麼多人見證下,村委會花費這筆錢也要受村民監督。

對於這筆錢,村委會幹部也不打算撈多少,因為影響太大了,今天是街天,幾乎一半以上的村民都知道了,加上手機的聯係,肯定絕大部分村民都知道了。

而且,修柏油路是大家共同的願望,就連村委會幹部,也覺得這段路太顛簸了,所以路是得修的。不過,這上麵撈不到錢,但能拉來讚助也是一項政績,而且還可以向鎮上要點修路費、扶貧款之類的。

要是賬做得好,讓大家覺得這筆錢不夠修路,還能讓村民們每家都出點。以前,縣裏進行電網改造、安裝自來水管、村民改造茅草房他們都是這樣幹的,每次村民都得掏錢。

由於是幹正事,村民也沒有理由不掏錢。這些事情都與段宇鍾無關了。段宇鍾覺得,能夠不暴露自己,又能為家鄉做點事,心裏很是高興。

至於被打的那二十來號人,早已經被所有人遺忘了,麵對段宇鍾這個大金主,財神爺,本來就是他有理,就算是無故打人,看在兩百多萬人民幣的麵子上,還有將來可能還有的捐款、投資。

這些人與幹部關係再好,也隻能受點委屈了,而且,對於這些人的下場,村民們一直拍手稱快,至於那些混混的家屬,如今是沒有什麼發言權的。

了卻了這些事情,段宇鍾堅決拒絕了幹部和村民們設宴的挽留,堅決要走,還說因為生意忙,這次又耽擱了幾個小時,於是他連大水井也不回了,反正也見到了鄉親們,也為家鄉做了點事。

這次回家,身上沒帶多少現金,本來要考察一下再決定投資的。但恰好在賭場了贏了一百多萬,不好處理,就做了這個決定。如今心願已了,就要趕回深圳了。將來還會來投資的。

於是,幹部和村民們隻好依依不舍地看著他坐上大奔離開。段宇鍾將車向著鎮上開出不遠,幹脆給家裏打個電話,說是自己有事要先回省城了,在父母的不舍聲中又一次離開了家鄉,開著車奔向前方的旅程,身後的夕陽將前路照得一片光明。

-----------

今天隻有兩更了,明天四更,補齊今天的內容,後天開始保持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