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1 / 2)

混沌有巨龜,不知長短;盤古氏開天,隱於北。巫妖相爭,天傾之禍。

天機顯化;有聖人出,斬其肢撐天。

薨!

其名玄離。

——《混沌言》

夜,明月如銀盤高懸,月光灑落,在城市空氣中彌漫的灰塵和隨處站立的明亮路燈的襯托中顯得昏黃。

不過在城隍廟這等僻靜所在就清亮許多了。

夜不深,作為一省首府坐擁數百萬人口,晝伏夜出之輩甚多,因此雖然僻靜卻也能隱約聽到些人聲。

隻是近年神仙之說愈發沒落,早已被打上了封建產物的標簽,這城隍廟雖在城中,卻早已被人忘卻,好在乃是千年文化遺物,也得了幾分保護,方才留存。

廟占地不小,卻不算太高,四周早已被高樓遮擋,早無堂皇大氣之感,反而逼仄,不能遠望,仿若被困在這高樓林立的城市之中。

這廟現在雖然敗落,古時卻也大興過,不少文人墨客也曾留下墨寶,便是‘城誌’之中也能尋到些蹤跡,多載神跡之事,現在自然無人當真,不過卻也替這廟中城隍傳下了名諱,喚作高廣顯明玄離城隍廟。

此時這廟殿之上,有一寬袍大袖的身影淩空而立,身周氣息晦澀,似若古人。

袍袖款才繁複,色玄而多紋路,堂皇大氣又幽明森寒,風拂之不動,光爍之不明,不可探視。隻是這等袍服早被現在文明掃入身後,已無人識。

這城中倘若還存些遺老遺少識得此中物件,怕是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等堂皇而又晦澀的袍服乃是神袍種類,古時用來繪於神像之上,並非凡人之物,而此道身影便與廟中城隍神像一模一樣。

而對於這道袍服的主人來說,卻隻是身周之物罷了,城隍廟在四周的對比之下顯得矮小平凡,不過他卻放佛將整座城市覆壓在自己的身形之下,不論何處,若有目光所至,便了然於心,無有隔斷。

作為這泱泱大國之中至今依然留存在大地之上的神祇,玄離算得上是最為古老的神祇了,主掌此城已過千年。

曾經的香火大興,到如今的信仰凋零,眾生百態聚、起落浮萍在他的眼中早已上演過幾番,而今人道大興,仙神自當退避,早已避世神國之中,不論凡間諸事。

天庭尚在之時,玄離掌城隍之位,司一地禍福,鎮一方平安;上奏諸事,下引亡鬼轉生地府;掌管千年,不論以上諸事,還是例於陰兵造冊,教化一方,統領各小城城隍、鎮村土地、乃至不入流的小妖精鬼之流,千年之來早已歸了定例,府中胥吏各司其職。

玄離大都行無為而治,除受香火願力之外更多時候便在坐鎮自家神國之中,時間漸久,功行愈發深厚,神威漸重,天庭也多有褒獎,神州之中皆知他天神有望。

直至百年前,兩朝更替,西方蠻夷見機進犯,一時生靈塗炭,原本是凡人之事,神祇仙人自是不會插手,不過西方神靈看準朝代交替,老龍漸沒,新龍未成,氣運減弱,群來神州傳道、立教建信仰根基。

未曾想該當人道大興,神仙隱退,天地通途斷絕,天庭地府消失,最終演化成大劫。

西方神靈大舉東進,仙神妖鬼群起與之一戰,雖重創西方,卻也大多隕落,而後人道如日中天,更不能相抗,紛紛隱世,而今已近百年。

此戰之中,憑借自身境界與寶物,不但保全了自身,還打殺了眾多神靈,戰事平定,方才回歸神域之中。

潛修百年,踏破地祈境界邁入天神,境界交感,最終確定,天地人三界徹底斷絕。

恰逢月華中天,便立於廟上,看著自身守護千年的人間,心知自己神性已重凡心漸脫,卻未想還是有物是人非之感。

正自思量,突有低語傳入耳中,乃是有信民向自己祈禱,神魂之中一根信仰絲線盡頭點點祈願傳過來,已然百年未曾顯化神跡,此時卻心中一動,當即神念一探,直往城東一處民房,見一皓首老婦跪於屋中城隍神像之下,口中喃喃自語,眉頭一片鬱色。

頃刻就洞察了此事,這老婦有一孫兒,年不過十餘,近日遭了人劫,簡單來說就是這少年遇到車禍,左腿已成粉碎,雖得救治,卻也是殘廢定局,老婦心痛孫兒,卻又無法,隻此婦一直信奉城隍,因此夜間祈求神願。

恍恍惚惚之間,眼前有光大作,緊接著一聲‘如爾所願’從心中傳出,而後一股暖流擴散到四肢百骸,陣陣困意湧上,便昏睡在神像之下。

接著玄離一指點出,便見老婦隔間床上一少年全身為光茫所罩,而後集中在小腿之上,片刻之後消散,與此同時,老婦頭上一點光芒離體,轉瞬沒入神像之中,卻是那願望已成,願力離體。